Page 31 - 理论版12期 印刷版 PDF
P. 31

北疆智库                                                                                       思想理论版 2021·12



 内蒙古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难点与突破口  态、规模和方式上呈现多样化,如何释放用地空间存在                  乡村产业发展向广度深度推进。
          难点。资金方面,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过程中存                                 (二)发挥好农村牧区生态功能,以生态振兴促进

          在较大资金缺口,尤其在当前各盟市财政收支矛盾依                              美丽与发展双赢
 田晓明  王  蕾  旧突出、农村资本潜力有限的背景下,资金瓶颈不容忽                               持续巩固提升乡村生态优势。大力推进农村牧区

          视。                                                   人居环境整治,重点解决人口密集地区、水源保护地村
                                                               庄、传统村落、美丽宜居村等村庄的污水治理问题,因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要统筹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  势,农村垃圾、污水处理水平较低。生态系统退化明显,  二、内蒙古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突破口  地制宜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全面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
 化的关系,发挥好乡村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畜产  草原总体恶化的态势还没有根本扭转。                   理。强化绿色发展导向,推进农牧业投入品减量化、生

 品供给、保障生态安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等功能。我  (三)深入挖掘、传承、弘扬优秀传统乡土文化面临  (一)发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畜产品供给  产清洁化、废弃物资源化、产业模式生态化,严格乡村
 们要着力破解制约农牧民增收和乡村发展的难点,在城  困境  功能,推动农牧业大区向农牧业强区转变              产业环境准入,出台农牧业负面清单等约束措施。坚
 乡协调发展中实现乡村振兴。  随着现代化、工业化、城镇化的加快推进,乡村文  着力提升粮食和重要农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深  持以水定需、量水而行,因水制宜、适水生产,大力发展

 化正在日益消解、式微,传承保护乏力,缺乏创造性转  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            旱作节水农业,持续推动品种节水、结构节水、农艺节
 一、内蒙古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难点  化、创新性发展。乡村文化产业停留在低效开发和同质  护制度。以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畜产品生产保护区  水、工程节水。强化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推进化肥农药

 化发展阶段。乡村文明建设历史欠账较多,基本公共文  为重点,加快以高效节水为核心的高标准农田建设,完            减量增效,推广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产品和技术。
 (一)乡村产业提质增效面临挑战  化供给与农村牧区居民日益增长的需求不相称。  善农机装备、农田水利、仓储物流等设施,增强综合生产  积极发展种养结合的生态循环农业,推进测土配方施
 近年,我区现代农牧业加快推进、乡村产业形态不  (四)实现农村牧区居民生活富裕存在压力  能力。发展肉牛、肉羊规模化、标准化养殖,打造优质牛  肥,提升农膜农药包装物回收、秸秆综合利用和畜禽粪

 断丰富、产业融合渐成趋势。但相对于国家重要农畜产  绝对贫困消除后,相对贫困依然存在,且相对贫困  羊生产基地。实施奶业振兴行动,重点抓好沿黄、西辽  污资源化利用水平。
 品生产基地的战略定位而言,我区农牧业仍存在诸多短  人口特别是脱贫户持续增收难度依然较大。2020 年,  河、嫩江三大流域和锡林郭勒、呼伦贝尔两大草原的奶  大力挖掘农村牧区生态价值。培育发展一批具有

 板。传统农牧业基础弱、效益低,具体表现为:自主知  全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于农村牧区  源基地建设。大力推进现代种业创新工程,开展种质资  竞争力和影响力的生态产业、生态企业、生态品牌,遴选
 识产权优质品种占比不高,玉米仅为 35%,马铃薯不足  人均可支配收入 3408 元。一是工资性收入增长乏力,  源保护利用、品种选育和生物技术应用等关键共性技术  建设一批乡村生态经济发展示范样板。建立完善体现

 20%,乳业、肉羊、肉牛、饲草产业种源依赖进口;优质绿  2020 年我区农牧民工资性收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3621  攻关,努力在玉米、马铃薯、乳、肉、草等优势特色产业上  自然价值和代际补偿的生态补偿制度,探索建立市场
 色农畜产品供给相比于消费升级需求仍有较大差距,农  元。二是经营性收入增长缓慢,这主要是由成本逐年增  形成领先优势。   化、多元化草原生态补偿机制。紧抓碳达峰、碳中和机

 畜产品加工转化率低于全国水平 2.5 个百分点,“蒙字  加、农畜产品加工产业链条短、农牧民组织化程度低等  加快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依托肉牛、肉羊、绒  遇,支持推进林草碳汇,试点探索区域性林草碳汇交易
 号”品牌影响力不强;农村新型产业规模小,休闲农牧  因素造成的。三是财产性收入增长有限,全区农牧民人  毛、马铃薯、玉米、草业等特色产业,培育一批具有较强  机制。
 业、农村电商等新业态发展滞后,一二三产业融合深度  均财产性收入年增长较低。  辐射带动力的现代农牧业产业园、农牧业产业强镇、农  (三)发挥好农村牧区文化功能,打造品质活力新

 不够。  (五)激发农村牧区发展活力面临制约  牧业现代化示范区,建设一批示范效应显著的农畜产品              乡村
 (二)统筹兼顾生态美与产业旺、百姓富存在难点  激发农村牧区发展活力,关键在于有效激活人才、  精深加工示范基地。培育壮大“蒙字号”农畜产品区域  立足文化惠民,打造“有品质”的新乡村。坚持重

 目前,我区农牧业生产资源约束趋紧,一等至三等  土地、资金这三个要素。人才方面,人口流失与人才  公用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大力提升乌兰察布马铃  心下移、资源下移、服务下移,建设一批文化馆、农家书
 耕地面积占比低于全国水平 18.48 个百分点,一半以上  短缺并存,乡村人口流失严重,农村牧区空心化问题  薯、锡林郭勒草原肉羊、科尔沁牛、兴安盟大米、天赋河  屋、文化大院等文化设施,巩固拓展乡村文化阵地。发
 耕地处于水土流失区域,亩均水资源严重不足,以水定  突出,产业兴旺、生态环保、文化传播、乡村治理等乡村  套、赤峰小米等区域公用品牌影响力。推进“互联网 +”  挥文化能人、民间艺人作用,组建群众文艺队伍,开展文

 产、量水而行面临考验。环境污染问题仍然突出,工业  振兴各环节人才严重不足,医疗、卫生、教育等方面优  现代农业,加快重要农畜产品全产业链大数据建设,推  化公益演出和免费公益培训活动。以文化需求引导文
 “三废”、城市生活垃圾等外源污染有待进一步治理,化  秀人才引进尤显困难。土地方面,随着乡村振兴战略  进农业生产方式、经营方式和农村生活方式的数字化转  化供给,建立健全乡村公共文化服务需求反馈机制和城

 肥施用量仍有较大削减空间,地膜覆盖面积呈增长态  的逐步深入,农村牧区产业用地需求快速增长,用地形  型。积极创建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田园综合体,推动  乡文化结对共建机制,扩大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规
 28                                                                                                         29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