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6 - 《实践》思想理论版2021年2期
P. 26
理论建设
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努力提供更多优质生态 遵循“天人合一”理念,共谋全球生态
产品,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文明建设
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推动形成绿色发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吸收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
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与自然之间具有“一体性”的生态思想,吸取中国古代
“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生态智慧,创造性地提出了
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建设美丽中国,必须在尊重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思想和方略。身处同一个地球,
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中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 头顶同一片蓝天,生态文明建设关乎人类未来,建设绿
生活方式,让天蓝地绿水清深入人心,使良好生态环境 色家园是人类的共同梦想。保护生态环境、应对气候
成为人民幸福生活的增长点。对于人类而言,在进入 变化需要世界各国同舟共济、共同努力,任何一国都无
现代社会以来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一方面为战胜自然 法置身事外、独善其身。面对全球性的生态危机和环
而沾沾自喜,尽情享受自然带给人类生活上的舒适; 境问题,人类只有回归自然,才能走出困境。人类的生
另一方面又认为大自然能够给人类提供无穷无尽的资 存发展离不开完备健康的生态空间,也离不开以自然
源,可以容纳人类向大自然中排放的废弃物。然而,事 资源为主体的物质资料,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需要
实证明大自然不仅不能为人类的生活提供无尽的资 人与自然的协调合作、和谐共生。无论是发达国家,抑
源,更难以容纳过量的废弃物。这意味着人类的生产 或是发展中国家,都需要主动承担生态环境建设的责
生活方式本身已经给整个生态系统带来了极大的负 任,积极应对全人类共同的生存危机。立足于全球背
担,进而威胁到了人类自身的生存。在这种情况下,人 景,习近平总书记倡导在世界范围内树立“天人合一”
类已经不能再对大自然要求什么了,唯一的应对之道 的绿色生态理念,在更高科技水平和意识观念层面上
就是改变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与可持续发展,在公平、共担
“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是发展观的一场 原则基础上开展应对生态环境变化的国际合作,构建
深刻革命”“把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摆 全球生态治理新体系,形成共同商议、共同保护、共同
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必须加快形成绿色发展方式, 管建的新机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将同世界各
着力调整经济结构和能源结构,优化国土空间开发布 国深入开展生态文明领域的交流合作,推动成果分享,
局,培育壮大节能环保产业、清洁生产产业、清洁能源 携手共建生态良好的地球美好家园”。当前,只有世界
产业,推进生产系统和生活系统循环链接,划定并严守 各国自觉树立起“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
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 的绿色生态观,积极推行生态环境变革,建立严格长效
境准入清单。必须加快形成绿色生活方式,不断增强 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充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
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大力培养生态道 自然,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可持续发展才会成为可能,一
德和行为习惯,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让天 个清洁美丽的世界才能成为现实。
蓝地绿水清深入人心。开展全民绿色行动,倡导简约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研究生;中国人民大学
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反对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 教授、博士生导师)
费,形成文明健康的生活风尚。 责任编辑:李贵文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