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8 - 《实践》思想理论版2021年2期
P. 18

实践视点



                                           加快推进河套灌区


                                         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






                                                              王春艳






                   巴彦淖尔市河套地区地处黄河几字弯顶端,是全                            目标管理,优化入河湖排污口布局。全面推行河长
               国三大灌区之一,也是亚洲最大的一首制自流引水灌                              制、湖长制,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工作,提升农业
               区,有耕地 1100 万亩,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素                          用水效率。

               有“塞上江南”“塞外粮仓”的美誉。                                        二是提升耕地质量。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
                   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                             484 万亩盐碱地 5 年改良计划,加快盐碱地改良。加

               展座谈会上指出,河套灌区等粮食主产区要“发展现                              快高标准农田建设,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使
               代农业,把农产品质量提上去”。巴彦淖尔市坚决贯                              河套地区耕地具备绿色有机生产条件。提高现代农
               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坚持生态优先、绿色                              牧业规模化、集约化水平,推进土地依法有序向农牧

               发展,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以“天赋河                            业产业园区、六大优势特色产业聚集。
               套”区域公用品牌为引领建设河套全域绿色有机高端                                  三是保护好沿黄生态环境。推进灌区上游乌兰

               农畜产品生产加工服务输出基地。全市形成粮油、乳                              布和沙漠综合治理,建设沙漠综合治理示范区和全国
               肉绒、果蔬、蒙中药材、饲草、生物质能六大重点产业,                            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推进产地环境净化,全面开展

              “天赋河套”品牌全面打响,带动了更多优质特色农畜                              控肥、控药、控水、控膜“四控”行动。实施好乌梁素
               产品进入高端市场。当前,巴彦淖尔市要提高政治站                              海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国家试点工程,积

               位,把握发展机遇,主动担当作为,大力发展河套灌区                             极恢复黄河故道引水功能,恢复河湖水系连通,实现
               现代农业,为国家粮食安全作出更大贡献。                                  乌梁素海常年循环输水,进一步扩大河套灌区生态功
                                                                    能区范围,推进沿黄生态廊道建设。

                    一、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夯
               实现代农业发展之基                                                 二、促进农牧区三产融合发展,加快构

                                                                    建现代产业体系
                   一是加快推进河套灌区节水改造。大力发展高
               效节水农业,进一步加大各部门农田水利工程建设                                   一是加快农牧业科技创步伐。以创建国家农业

               项目整合力度,加快推广膜下滴灌节水技术,提高各                              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为统领,依托院士工作站、博士
               地农业用水效率与效益。加快推进各项水利改革,                               工作站、科技研究中心,与中科院、清华大学、中国农

               实现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强化水环境                               业大学、内蒙古农科院等科研院所组建科技战略联
               16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