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5 - 实践党的教育版2018年10期
P. 45
实践·党的教育版 2018·10
霸王河变迁记
文 | 乌云夫
刘向阳是集宁区霸王河生态公 当初,流经集宁 22 公里的霸 条件,换来了今天连片芦苇随风翻
园的一名看护员,在霸王河畔长大 王河,常年断流,河道里污水横流, 滚的壮丽场景。
的他,常用“天翻地覆”来形容霸王 垃圾成堆,甚至有耕地、建筑侵占河 错落于霸王河两岸的钓鱼广
河这些年的变化。 道,两岸砂石厂遍布,环境之恶劣, 场、纳尔松风情园、瀑布广场等 10
今年 58 岁的刘向阳清楚地记 用满目疮痍形容,毫不为过。 处主题广场,如今已成为乌兰察布
得,上世纪 70 年代的时候,霸王河 2009 年 , 乌兰察布市和集宁区 市各类节庆活动的主要场地和市民
还是常年有水的,水质还比较清澈, 两级党委政府决定拯救中心城区这 休闲娱乐、健身锻炼的好去处。
80 年代之后,断流的时间越来越长, 条母亲河,启动建设霸王河水库。 河两岸花草树木的栽植也是费
河流越来越细、越来越浑浊。 2010 年 9 月起,一场浩大的生 尽心思。两岸薄薄的土层下都是玄
2010 年,乌兰察布市启动霸王 态治理工程开启。从规划之初,市 武岩,植树造绿很难成活。为此,在
河治理工程时,集宁区 10 个村庄, 区两级党委政府就决定高起点打造 清理河道的时候,就把河底的淤泥有
520 多户农民和部分耕地纳入征拆 一个集生态治理、城市景观、市民休 计划地覆在两岸绿化带区域,形成有
范围。刘向阳所在的栗家村也列在 闲娱乐健身等多功能为一体的生态 机土层。几年间,共种植各类树木花
其中。从开始的不理解到后来积极 公园。将 22 公里长的流域,按功能 灌 60 多种、1200 多万株,绿化面积
支持这项护卫母亲河的行动,观念 规划为上中下三段分别治理。上游 650 万平方米。乔灌结合、高低错落、
转变的背后,是各级干部做了大量 段 7 公里长的河道被划为生态观光 色彩斑斓的景观带,四季里呈现不同
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 体验区,中游段处于城市规划区内 妆容,美不胜收。
耕地被征后,刘向阳被安置到 被划为人文景观区,下游段被规划 如今的霸王河,不负自治区级
看护霸王河的公益岗位,有了稳定 为生态湿地保护区。经过 3 年的精 水利风景区、3A 级旅游景区、国家
的收入,而且享受拆迁政策,在霸王 打细磨,一处 15 公里长、宽约 1 公 湿地公园的美誉。“方塘含白水,中
河东岸住上了新楼房。刘向阳说: 里的水域绿化景观带生态公园现于 有凫与雁。”两岸树木葱茏、花团繁
“每每听到游客夸赞霸王河,心底就 眼前,惊艳了集宁人。 密,良好的生态吸引了众多珍贵飞
会生出生为集宁人的自豪感。” 不少市民感慨:霸王河是用心 禽、水鸟在这里栖息。
一条河的变迁,不仅改变了像 打造的民心工程。建设者的“用心”, 霸王河已然成为集宁区城市建
刘向阳这样的搬迁户的生活,更提 体现在工程建设的方方面面: 设中的点睛之笔。原来的绕城河华
升了这座城市的品位。 依势因需而建的水库黏土心墙 丽转身为穿城而过的景观河,带动
集宁区国家湿地保护管理局 坝、橡胶坝、钢闸坝、混凝土重力坝 了城市的发展变化,两岸的居民小
局长范如铖是霸王河改造治理的 等 15 处拦河建筑,各具特色,既是 区拔地而起,山城因这条河而焕发
见证者、参与者,也是现今的管理 水利工程也是人文景观。就连护岸 出无限的生机与活力。■
者。说起霸王河的变迁历程,他如 都采用独具匠心的格宾网(石)块, (作者单位 :乌兰察布日报社)
数家珍。 既做了防护,又为水草滋生创造了 (责任编辑 / 姚 飞)
4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