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7 - 实践党的教育版2018年10期
P. 17
实践·党的教育版 2018·10
也经不住无限制的超载,特别是 基本是纯赚。
1999 年至 2001 年连续 3 年大旱, 近些年,草畜平衡之道,已成
给人们留下了沉痛的记忆,也催生 为锡林郭勒盟“三牧”发展的主干
了生态意识的觉醒:对草场的掠 道。2011 年以来,全盟全面推行
夺性使用,终将断送子孙后代的生 禁牧和草畜平衡制度,将全部 2.7
路,只有追求草畜两旺,才是草原 亿亩草场纳入补奖政策范围。此
发展的长久之计。随之,核定载畜、 外,实施农区禁牧、沙地禁羊、春季
围封打草、划区轮牧、禁牧休牧等 牧草返青期休牧等制度。2017 年,
新型养牧方式,在锡林郭勒盟得到 全盟牧业年度牲畜存栏较 2016 年
全面推行。 减少 170.5 万头只,首次出现负增
阿巴嘎旗洪格尔高勒苏木萨 长。2018 年,全盟牧草草群平均
如拉图雅嘎查的老支书廷·巴特 高度 20.76 厘米、盖度 46%、干草
尔,一直有着超前的畜牧业经营 产量每亩 49.25 公斤,均超过去年
思路:在当地牧民中,他是最早进 同期水平,草原生态恶化趋势得到
行草籽补种、最早围封打草和划 有效控制。
区轮牧的,也是最早践行“减羊增 时至今日,草畜双承包责任制
牛”的。初秋时节,来到廷·巴特 走过了 36 年的历程,锡林郭勒盟
尔的牧场,他向我们展示了在自家 畜牧业也经历了从数量扩张型向
牧场拍摄的照片:捕鼠的狐狸、吃 质量效益型的转变,折射出内蒙古
草的狍子、“打尖住店”的水鸟、水 牧区在改革中的发展与变迁,也为
塘里的大鱼,还有与野生动物和 畜牧业的发展留下了宝贵经验。
谐共处的牛群……他家的草场有
5900 多亩,在当地不算大,却生长 新型合作化
故乡风情 和 平 / 摄
了 270 多 种 植 物,有 100 余 种 野 为共同富裕开辟道路
生动物出没。令人羡慕之余,也让
今年 51 岁的包红伟,原是生 我们心生好奇:别的牧民家草场 改革发展如逆水行舟,不进
产队里的驼倌,1983 年从队里分 只养活牛羊马驼,怎么他的草场既 则退。内蒙古 30 多年的牧区改
到了 4 峰骆驼、1 头牛和 11 只羊, 养牧了牛群,又养活了这么多“不 革,印 证 了 这 个 道 理。 草 畜 双 承
到现在发展到 200 多峰骆驼、100 速之客”,还如此欣欣向荣?原来, 包责任制赋予了牧民生产资料占
多头牛。上世纪 80 年代以来,他 廷·巴特尔一直把牛群规模控制 有权和生产经营自主权,为牧区
在当地牧民中率先骑上摩托车、买 在 50 头左右,羊一只不留,不到核 振兴、牧业发展和牧民富裕打下
上电视、开上汽车,又率先用上了 定载畜量的一半,他将网围栏底部 了基础。但小牧经济也日渐成为
手机、住上了楼房。在广大牧区, 留空,用多余的生态空间招揽野生 “三牧”发展的一大瓶颈。如何
每个苏木、每个嘎查都出现了像包 动物前来“安家落户”,通过引入 在保障牧民权益的前提下改造小
红伟一样先富裕起来的牧户,他们 “大循环”强化自家“小牧场”的生 牧经济,实现标准化养殖、规模化
成为草畜双承包责任制较早的受 态功能。在廷·巴特尔看来,经营 经营,成为改革中面临的新课题。
益者。 牧场要找到一个收益高、投资少、 在锡林郭勒草原,牧业大户、新型
然而,小牧经济加定居放牧的 劳力省、生态好的“平衡点”。他 合作组织、农牧业龙头企业等规
组合,也给草原生态带来了不可承 为我们算了这样一笔账:牛养得 模化经营主体,成为推动牧业现
受之重。分草场之初的十几年里, 少,草长得就好,牛长得也壮,打草 代化的主要力量。
千畜户、万元户成为锡林郭勒盟牧 多买草料少,更不用雇人,每年卖 从上世纪 80 年代开始,锡林
民竞逐的目标。可是,再好的草场 牛犊就有 40 万元左右的毛收入, 郭勒盟和全区各地一样陆续有牧
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