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9 - 实践党的教育版2018年10期
P. 19
实践·党的教育版 2018·10
新生代牧民更是令人刮目相看。 善和恢复生态环境,并欣喜地看到 称号,有 27 户牧民开起了“牧人之
曾经,父辈竭尽所能送他们到城里 了明显的生态效益:草地没有了牛 家”。如今,这里的牧区几乎家家
接受良好的教育;如今,他们回归 羊啃食,鸡粪又补充了有机营养, 蒙古包都安装了太阳能板,房屋边
故乡挑起牧区振兴的大梁,推动草 曾经裸露的沙丘上长出了绿草,草 上竖起的风车劲头十足地迎风旋
原腹地与外面的大市场、大世界 场实现了生态良性循环。2017 年, 转。“你家有勒勒车,我家有奶食
“同频共振”。 生意越做越大的呼和图嘎在北京 品,他家还可以骑马射箭,我们选
点开正蓝旗百格利生态旅游 租下一间冷库储存待售的草原特 择抱团经营、互通有无。”嘎查长巴
牧场负责人呼和图嘎的手机微信, 产,光“草原飞鸡”一项就收入 112 图吉日嘎拉说。巴图吉日嘎拉大
8 个聊天群里竟有 1100 多名来 万元。 学毕业后,选择回到家乡,帮助父
自北京的客户。呼和图嘎既不养 而西乌珠穆沁旗浩勒图高勒 老乡亲们脱贫致富。
牛也不放羊,而是一位大名鼎鼎的 镇脑干宝力格嘎查牧民达布希拉 乡村牧区振兴,首先是人才的
“牧鸡人”,他在草原上放养的柴鸡 图,谈到由“牧人之家”带来的不菲 振兴。在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
名叫“草原飞鸡”。 2007 年,中国 收入,言语中难掩喜悦,“我家的蒙 业转型的历史进程中,新型牧民无
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在呼和图嘎的 古包一个旅游季差不多就有十几 疑是最积极的动力。他们心系草
家乡成立了沙地生态研究站,在专 万元的收入呢!”脑干宝力格嘎查 原,放眼世界,因为有了他们,草原
家们的指导下,他尝试通过养鸡改 曾获得“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 的明天会更加繁荣兴旺!■
“调”
结构调整 出新优势
文 | 本刊记者 吕亚娟
锡林郭勒盟拥有 18 万平方公 高频词:减羊增牛。这个词的背后, 瓶颈、再造新优势的转折点。
里的优质天然草场,有我国唯一的 是一场畜牧业结构的深刻调整。 东乌珠穆沁旗道特淖尔镇乌兰
“国际生物圈保护区”——锡林郭 一直以来,锡林郭勒盟畜牧业 图嘎嘎查的牧民国胜,就是“减羊
勒国家级草原自然保护区。锡林郭 都呈现出“一羊独大”的格局。因 增牛”战略的受益者。2016 年底,
勒盟的畜牧业,关系到祖国北疆生 为好饲养、见效快,当地牧民普遍倾 东乌旗积极推动畜种结构调整,从
态安全屏障建设与可持续发展,关 向于多养羊,羊存栏数最高时一度 澳大利亚引进 350 头纯种安格斯
系到广大牧民的幸福生活和全面 超过 2000 万只,占全盟存栏牲畜总 牛,在乌兰图嘎嘎查做试点养殖。
小康进程。近年来,锡林郭勒盟着 头数的 90%,致使草场压力剧增,生 国胜在镇党委、政府的支持下,毅
眼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畜牧业 态环境频亮红灯,羊价也逐年走低, 然卖掉了家里全部的 200 多只羊,
高质量发展,因地制宜调整畜种结 农牧民增收空间不断收窄。 养起了这从未谋过面的黑牛。“卖
构、优化区域布局、拉长产业链条、 锡林郭勒盟天然草原面积广 羊时,老伴儿抹了好几天眼泪,一
培育特色产业,奏响了一曲农牧区 阔,不同的水、热、土、草组合情况, 个是舍不得,另一个是心里没底。”
增绿、农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的 造就了每片草场各不相同的自然 说起当时的情景,国胜记忆犹新。
现代化草原牧歌。 禀赋,有的适合养羊,有的却适合 但不到一年的时间,老两口的顾虑
养牛。就在“一羊独大”走入困境 就彻底打消了。安格斯牛的市场价
结构调整 之时,综合考虑市场需求、经济效 格比较高,6 月龄的小牛就能卖到
让畜牧业焕发新生机 益、生态保护、转变生产经营方式 8500 多元,相当于以前卖 20 多只
等方面因素的“减羊增牛”战略应 羊羔的价格。现在,国胜家的黑牛
这几年,在锡林郭勒盟有一个 运而生,成为锡林郭勒盟打破发展 已由最初的 28 头繁育到了 70 多
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