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5 - 实践党的教育版2018年10期
P. 45

壮阔东方潮  奋进新时代——庆祝改革开放 40 年 / 理论建设


            区在挖掘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注重草原文化的现代阐                            好机遇已经到来。
            释,推出了各类艺术精品。从 1981 年内蒙古电影制作
                                                                    五、新形势下进一步推进草原文化创新发展
            厂拍摄的第一部彩色故事影片《阿丽玛》问世以来,全
            区影视创作者共创作影视剧近 400 部,先后夺得国内                             在理论研究方面,经过众多学者多年来对草原文化

            外奖项 150 余项。20 世纪 50 年代、80 年代是内蒙古                   的内涵、特征、历史分期、区域分布、核心理念、文化精神
            文学繁荣发展的两个时期,引发了关于“草原文学”的                           等问题的研究和探索,“草原文化”已形成了一个相对比
            讨论,草原文学创作一片繁荣。内蒙古杂技团自 1979                         较完整的观念体系,被作为一个独立术语接受且广泛使
            年至 2016 年,在国内外演出 3000 多场次。与此同时,                    用,但仍存在关于“草原文化”从概念到属性等方面的一
            草原文化理论研究、论坛、研讨等活动为草原文化“走                           些争议。因此,需要我们积极构建草原文化学术话语体
            出去”提供了智力支撑,也成为草原文化“走出去”的                           系,从学理上阐明草原文化的精神内涵与特质,形成概
            品牌。内蒙古自治区积极融入“一带一路”文化建设,                           念范式,为更好地传承和弘扬草原文化奠定理论基础,
            制定了《内蒙古自治区“一带一路”文化发展行动计                            从根本上提升草原文化的影响力。
            划》,谋划构建“一带一路”文化交流合作机制,打造文                              在文化需求方面,内蒙古各族人民的文化生活需
            化交流品牌项目,加强文化交流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内                           求日益增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走进新时代,社会主要
            蒙古草原文化“走出去”,提升内蒙古在对外开放格局                           矛盾已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
            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而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是美
                                                               好生活需要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民群众比以前更加重
                四、文化政策不断完善和体制改革不断推进
                                                               视精神文化需要的满足。精神文化消费需求的深入人

                草原文化的创新发展离不开完善的政策和制度                           心,对草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提出了新要
            支持。2003 年,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作出建设“民                        求。
            族文化大区”的战略部署,制定印发了《关于进一步                                在文化传播方面,信息化、数字化传播形态发展日
            加快文化发展的决定》《内蒙古自治区民族文化大区                            新月异。以数字化、互动性为特征的新媒体传播为草原
            建设纲要(试行)》和《关于支持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文化传播的主体、内容、方式、平台和受众提供了新机遇,
            发展的若干政策的通知》,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建设驶                            促使草原文化的表达转化了方式、内容和渠道,为讲好
            入了快车道。2005 年,自治区文化工作会议提出实                          内蒙古草原文化故事提供了更加多元多样的路径选择。
            施“九个一批”文化工程,即“培育一批文化品牌、创                               在文化交流方面,融入和服务“一带一路”建设。
            作生产一批文化精品、培养一批文化人才、抢救保护                            内蒙古是草原文化的发祥地和承载地,是草原丝绸之路
            一批文化遗产、建设一批文化基础设施、推出一批文                            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带一路”及中俄蒙经济带建设
            艺团体、命名一批文化名城名乡、建成一批哲学社会                            中占据重要地位。而民心相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
            科学重点学科和研究基地、形成一批文化产业集团”。                           要内容和人文基础,“一带一路”沿线涉及 65 个国家,
           “九个一批”对内蒙古文化建设提出了新要求,同时                             超过 44 亿人口,国际关系、民族宗教和历史文化复杂
            也为文化发展指明了方向。自 2006 年以来,全区全                         多样,只有坚持文化先导,使不同文化包容互鉴、求同存
            面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深化出版、发行、影视、广电网                           异,才能做到民心相通,实现沿线国家的和平发展与合
            络、文艺团体和管理体制改革。得益于文化市场的开                            作共赢,用文化连接中国和世界。因此,加强内蒙古草
            放,使得我区文化事业和产业蓬勃发展。2011 年,自                         原文化对外文化交流,加大草原文化“走出去”步伐,提
            治区出台《内蒙古自治区“十二五”期间文化发展规                            升草原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是新形势下的现实需求。
            划纲要》,提出逐步实现由民族文化大区向民族文化                                  (作者单位:内蒙古社会科学院公共管理研究所)
            强区跨越的发展目标,内蒙古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良                                                            责任编辑:张  晶



                                                                                                   2018 年第 8 期  43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