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 - 《实践》思想理论版2020年12期
P. 11
实践视点 思想理论版 2020·12
以科技创新助力现代化建设 我们比任何时候都需要用科技创新来推进经济社会 实施科技助农,提升农科水平,以农业园区建设助力
发展。在新的发展阶段,要坚定不移地走科技强国 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
之路,注重科技人才建设,遵循人才成长规律,在科
冯文燕 洪向华 技创新中赋予人才更多自主权,深化人才评价机制 科技创新要以融入全球创新体系为奋
改革,优化人才成长环境。要推进实现产学研一体 斗目标
化发展,加强大学、科研院所与企业的衔接,搭建好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在肯定创新的核心地位时 上理念将“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纳入科技发展方向 技术转化平台,实现科技创新成果的生产力转化。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深化国际交流合作,充分
进一步凸显了科技创新的意义,提出“把科技自立自 之中。在新的发展阶段,科技创新要坚持人民至上 要努力实现产业链条的完善升级,利用科技创新平 利用全球创新资源,在更高起点上推进自主创新,并
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并以“四个面向”指明 的理念,以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发力点,从 台、孵化园等打造产业集群,形成自主、贯通、可控的 同国际科技界携手努力为应对全球共同挑战作出应
了科技创新未来发展的方向。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 环境、安全、生命健康等多方面为人民群众提供更高 产业链条。 有贡献。近年来,我国始终以全球视野推进国际科
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面对新一轮的发展机遇,科技 品质、更高效能的服务,使科技成果真正惠及和造福 技合作。一是加强多边合作。目前与我国建立科技
创新唯有真正服务于人民、经济、社会发展,才能实现 全体人民。 科技创新要以服务国家建设为发展定 合作关系的国家(或地区)多达 160 个,美国、欧盟
推进现代化建设和人类共同发展的终极目标。 位 等与我国建立了创新对话机制,多个发展中国家与
科技创新要以推动经济转型升级为基 我国启动了科技伙伴计划。二是助推“一带一路”
科技创新要以增进人民福祉为根本宗 本导向 “十四五”规划是基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 科技合作。积极搭建与“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的科
旨 和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而设置的,科技创新作为这 技创新合作和人才交流平台,建立多个海外研发中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创新为首的五大发展理 一国家战略部署和顶层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 心和园区。特别是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我国高度
坚守人民立场是我国在科技创新过程中必须秉 念指引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 , 科 为国家建设助力。党的十八大以来,科技创新引领 重视加强疫情防控的国际合作,通过分享病毒全基
持的根本原则。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指出,要把满 技创新有效推动了产业结构升级和新动能培育。 国家建设取得了重大进步,关系国家发展的重大领 因组序列、搭建疫情科研成果交流平台等,为全球抗
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科技创新的落脚点, 高技术产业蓬勃发展,2018 年实现营业收入 15.7 域取得突破性进展。嫦娥四号、“中国天眼”、量子通 疫贡献了中国力量。在新的发展阶段,我们要进一
把惠民、利民、富民、改善民生作为科技创新的重要 万亿元,实现新产品销售收入 5.7 万亿元。国家高 信技术、5G 移动通信、高铁技术、移动支付、C919 大 步提升自身的自主创新能力,扩展创新资源的空间
方向。党的十八大以来,科技创新始终致力于改善 新区不断壮大并取得巨大经济效益,2018 年 169 飞机等重大创新成果举世瞩目,在关键领域与关键 配置格局,汇聚全球创新资源,努力建设创新型现代
民生、增进人民福祉。互联互通的网络,使人民群众 个国家高新区实现营业收入 34.6 万亿元,出口创 技术上我们拥有了自己的品牌与话语权,为现代化 化国家。
生产生活的便捷性提升;资源开发、环境检测技术 汇 5631.2 亿美元。新产品、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竞 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区域协调发展不断推进,通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抓住科
的升级换代,使人居环境不断改善;地震、台风、天 相涌现,人工智能、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高端 过京津冀、长三角、关中平原、粤港澳等城市群的创 技创新这个时代发展的“牛鼻子”,使我国的科技创
气预报等关系公共领域技术的飞速发展,使我们面 装备制造、新材料等产业加快发展,2019 年“三新” 设,实现了创新资源的汇集,区域协同性增加、差异 新道路越走越宽。站在两个百年交汇的历史节点上,
对自然灾害的应变力有效增强。在科技发展进步中, 经济增加值占 GDP 比重达到 16.3%。但我们也要 性缩小;助推乡村振兴的发展成果显著,农业科技 我们要切实增强建成科技强国的紧迫感和使命感,
人民群众不断享受着科技创新带来的丰硕成果和巨 清醒地认识到,传统动能和要素驱动在经济增长中 的应用实现了精耕细作、农产品的增值提价,科技扶 以“四个面向”为指针,不断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
大红利,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显著提升。 依然居于主位。在任何国家经济发展的历程中低 贫增加了就业,实现了部分地区的脱贫致富。在新 改善创新生态环境,提升自身科技创新能力,为建设
在此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科技又一次展示 成本要素高成本化是必然趋势,因此必须依靠创新 的发展阶段,要瞄准空天科技、量子信息、集成电路 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了其重要作用。从控源、溯源的社会管理到临床救 实现经济驱动力的提升。 等前沿领域,实施一批具有前瞻性、战略性的国家重 (作者系中央党校 2019 级博士研究生;中央党
治和药物研发,中国抗疫的每一个环节无不展现着 虽然和平和发展仍然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但今 大科技项目 ;通过北京、上海等创新高地的建设,带 校督学、博士生导师)
科技的力量。习近平总书记秉持人民至上、生命至 后的发展中我们依旧面临着深刻复杂的环境。现在, 动人才、资源、技术有序流动,实现区域协同共进; 责任编辑:王丹
8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