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 - 《实践》思想理论版2020年12期
P. 7
重要论述 思想理论版 2020·12
推进全面依法治国, 挥法治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 化、规范化、法治化。
第五,建设高素质法治工作队伍。研究谋
的积极作用,要着重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体系和 宪法规定了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地 划新时代法治人才培养和法治队伍建设长远
第一,提高党依法治国、依法执政能力。
规划,创新法治人才培养机制,推动东中西部
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积极作用 位。要进一步推进党的领导入法入规,善于使 法治工作队伍均衡布局,提高法治工作队伍思
想政治素质、业务工作能力、职业道德水准,着
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转化为
法律法规,推进党的领导制度化、法治化、规范 力建设一支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
习近平 化。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要强化依法治国、 法律的社会主义法治工作队伍,为加快建设社
依法执政观念,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 会主义法治国家提供有力人才保障。
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应 司法责任制综合配套改革是司法体制改
对风险的能力。 革的重要内容,事关司法公正高效权威。要抓
第二,用法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要坚持 好改革任务落地见效,真正“让审理者裁判、
和完善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健全社会公平 由裁判者负责”,提高司法公信力,努力让人民
正义法治保障制度,保证人民在党的领导下通 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过各种途径和形式依法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 加强法治乡村建设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
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使法律及其实 全面依法治国的基础性工作。要教育引导农
施有效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 村广大干部群众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
民创造力。 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积极推进法治乡村建
第三,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 设。要落实行政复议体制改革方案,优化行政
体系。要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 复议资源配置,推进相关法律法规修订工作,
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 发挥行政复议公正高效、便民为民的制度优势
2018 年 3 月 17 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五次全体会议。习近平 一体建设,不断完善法律规范、法治实施、法治 和化解行政争议的主渠道作用。
当选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这是习近平进行宪法宣誓。
新华社记者 鞠鹏 / 摄 监督、法治保障和党内法规体系,汲取中华传
统法律文化精华,吸收借鉴人类法治文明有益 坚持顶层设计和法治实践相结合,提
成果,坚决抵制西方错误思潮错误观点影响, 升法治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
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夯实中国之治的 主义实践向前推进一步,法治建设就要跟进一 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化的效能
制度根基 步。实践证明,通过宪法法律确认和巩固国家 第四,更好发挥法治对改革发展稳定的引
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并运用国家 领、规范、保障作用。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 法治建设的中长期目标,要统筹考虑国际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对坚持和完善中国 强制力保证实施,保障了国家治理体系的系统 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要发 国内形势、法治建设进程和人民群众法治需
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 性、规范性、协调性、稳定性。 挥法治的引领、规范、保障作用,以深化依法治 求,同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
能力现代化作出全面部署。我多次说过,坚持 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凝聚着我们党治国理 国实践检验法治建设成效,着力固根基、扬优 要求相协同。我们要不断完善顶层设计,不断
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制度 政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是制度之治最基本 势、补短板、强弱项,推动各方面制度更加成 创新和深化依法治国实践。
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中国特色社会 最稳定最可靠的保障。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发 熟、更加定型,逐步实现国家治理制度化、程序 随着时代发展和改革推进,国家治理现代
4 4 5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