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5 - 《实践》思想理论版2020年12期
P. 15

实践视点                                                                                       思想理论版 2020·12



 内蒙古新型城镇化  铁和京畿门户,积极参与国家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                             求。联动发展可以通过深化规划联动、功能联动、
          集聚呼包鄂榆城市群发展动能,有效融入京津冀、陇                              产业联动、交通联动、机制联动和政策联动,突出产
 要在“三多三动”上下功夫  海兰新、包昆和西北西南腹地的辐射带动圈及协同                          业集聚、要素集约和功能集成,形成多层次、梯度化

          发展圈。进一步巩固提升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                              的联动发展格局。我区在自然资源、城镇体系、主

          的区域中心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持续带动乌兰                               导产业等方面具有联动发展的良好基础,已经形成
 杨臣华      察布、巴彦淖尔、乌海等中心城市优化升级。协同推                              了以能源、装备制造和服务业等为主导产业的黄河

          进黄河“几”字弯经济区都市圈发展,大力发展现代                            “几”字弯经济区,包括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
 新型城镇化是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  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  能源经济,加快培育新能源、新材料、5G 应用等战略   乌兰察布、巴彦淖尔、阿拉善、乌海及周边城镇片

 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新发展格局的重要载体,  性新兴产业集群,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提升现代               区,共 51 个旗县(区)。形成以农牧业、有色金属和
 在促进内蒙古经济高质量发展、催生盟市发展新动  强化多中心带动发展模式  服务业发展水平。三是东部盟市应凭借与东北经济   生物医药等为主导产业的蒙东经济区,包括赤峰、
 能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在参  区和京津冀交汇、通南达北连接环渤海经济圈等区                 通辽、锡林郭勒、呼伦贝尔、兴安、满洲里和二连浩

 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  多中心是兼顾效率与公平的空间结构布局,是  位优势,依托国际国内陆海大通道,以沿线城镇群和  特城镇片区,共 52 个旗县市(区)。但长期以来,我
 指出,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构建多中心  加快市场一体化、要素流动和缩小地区差距、实现城  各类开发开放区平台为支撑,重点加快赤峰、通辽、  区产业联动和生态模式发展滞后,梯度联动和设施

 带动、多层级联动、多节点互动的新型城镇化格局。  乡融合的有效途径。“十三五”以来,我区以沿黄河  呼伦贝尔、乌兰浩特、锡林浩特等中心城市发展,推  联动模式不显著、口岸腹地联动呈“酒肉穿肠过”模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推  流域、沿嫩江西辽河流域、沿边沿交通主干线为依  动中心城市与周边旗县城关镇、产业园区、乡镇苏木  式,多中心带动、多层级联动、多节点互动发展的态
 进城市生态修复、功能完善工程,统筹城市规划、建  托,形成了西部呼包鄂乌、东部赤(峰)通(辽)两大城  联动发展。深度融入京北、哈长、冀辽北、辽中南地  势还未形成。

 设、管理,合理确定城市规模、人口密度、空间结构,  镇群,建成了以盟市所在地和口岸城市为主的 14 个  区和东北腹地的辐射带动圈及联动发展圈,与东北  “十四五”时期,一是推动做好“多规合一”发展
 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深刻领会和  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地区性经济中心城市,对推动全  经济区各省区中心城市一道,以共同培育陆海内外  规划和功能定位。强化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与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五中全会精  区城镇化发展和承载城镇人口起到了重要作用。但  联动、沿边沿海双向互济新格局为主线,以构建多中  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环境保护、综合交通、水资
 神,坚持新发展理念和“三个跳出”的方法论,做好  东西部中心城市发展不均衡不平衡,区域性经济中  心网络型开发格局为重点,以推动形成全方位京津  源等各类规划的衔接,实现优化空间布局、有效配置

 “多”字文章,在“动”字上深入研究、下足功夫,对  心功能和辐射带动能力薄弱,全区尚未构建起城镇  冀、东北经济区、环渤海经济圈陆海大通道为目标,  土地资源、提高政府空间管控水平和治理能力的目
 于“十四五”时期内蒙古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  化高级阶段的空间组织形式。  共推绿色经济和产业联动发展、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标。从优化空间结构和国土空间治理上,构建“一个

 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十四五”时期,一是以深入推进国家“一带一  和公共服务共建共享。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增强区   空间一个规划”,实现“一张蓝图干到底”;从多层级
 “十四五”时期,伴随着国内外形势和环境的新  路”、东北振兴、西部大开发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  域创新力和产业集聚能力,建立健全要素流动、资源  联动发展上,进一步明确我区中心城市、次中心城市
 变化,内蒙古新型城镇化发展已进入窗口期和关键  高质量发展等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  共享、环境共治、利益共享机制,引导和促进人口及  和不同层级城镇、特色镇的功能、定位和规模等,完

 拐点。如何巩固深化多中心、多层级、多节点新型城  为核心,以深度参与京津冀、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  各种生产要素向多中心城市流动,提升中心城市和  善城市群和城镇带发展指标体系,为多中心城市带
 镇化格局;如何加快向多中心带动发展、多层级联动  洲、粤港澳大湾区等优化开发区域的协同发展为重  都市圈功能,共同打造我国向北开放桥头堡和东北  动发展、多层级城镇联动发展、多节点特色镇互动发

 发展、多节点互动发展转变,持续增强经济发展优势  点,以多中心布局创造和共享经济发展红利为抓手,  亚合作中心枢纽。    展奠定规划基础。二是推进完善交通物流网络。按
 区域的综合承载能力,带动整合周边多层级城镇体  积极推进我区东西部中心城市与区域联动城市向产                照国家培育发展国土开发轴带的总体要求,以“两
 系资源;如何强化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旗县城功  业优势互补、市场统一开放、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公  强化多层级联动发展模式  横三纵”开发轴带为主,依托我国南北向开发轴带和

 能纽带作用、乡镇小城镇功能节点作用,扎实推进区  共服务共建共享、生态环境联防联治等方向发展,进              密切东西部地区之间的重要战略通道及综合交通运
 域内盟市之间、中心城市与中小城市之间、城市与乡  一步强化区域性经济中心城市集聚带动式发展,不  多层级是城镇空间布局的最基本形态,在空间  输网络,加快互联互通,统筹推进各层级城镇发展带

 村之间联动发展、融合发展和特色小镇错位发展,将  搞闭环式发展。二是西部盟市应借力京—张—呼高  上借力和联动发展是现代区域经济发展的客观要  内部和区域城镇群之间的传统基础设施及新型基础
 12                                                                                                         13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