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4 - 理论10期
P. 54
高举旗帜 引领导向
反思西方新闻专业主义的“双重标准”
王 钊 顾淑霞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以新闻专业主义自居、标榜 价值摒弃如影随形,都通过选择自己认同的故事来表现
“超越党派,不畏强权,不徇人情,利益无涉”的西方媒 所谓“客观中立”的价值观念。在西方新闻发展史中,
体对世界卫生组织对中国抗疫经验的科学判断视而不 政治和新闻从来都无法分离,两者具有一种密不可分的
见、充耳不闻,却以耸人听闻的标题和颠倒是非的论断 “隐形关系”。此外,新闻媒体既是社会公器,又是商业
博人眼球,除丹麦媒体侮辱中国国旗、美国福克斯新闻 机器;既是利益集团的监督者,又是独立的利益集团;
主播要求中国道歉这些让人啼笑皆非的报道外,一些以 既被打压,又享有特权。新闻媒体这种“两面性”导致
所谓专业主义著称的新闻媒体,也加入污名化的“大军” 新闻客观性很难实现。2003 年 5 月,美国新闻界爆出
之中。 “杰森·布莱尔事件”,堪比新闻界的“水门事件”。事件
缘由是曾被盛赞为《纽约时报》“后起之秀”的记者杰
西方新闻专业主义的所谓 森·布莱尔被发现在 2002 年至 2003 年共 73 篇新闻报
“客观性”其实是“双重标准” 道中,至少有 36 篇作品“存在各种杜撰、抄袭和剽窃问
题”。这使得拥有 152 年历史并在世界新闻界享有盛誉
20 世纪 40 年代,美国新闻自由委员会在《一个自由 的《纽约时报》蒙羞,成为其历史最大丑闻。正如美国
而负责的新闻界》的研究报告中正式提出媒体专业化的 一部分有识之士指出的那样,“杰森·布莱尔事件”只
概念,认为新闻的职能应该被视为一种为公众提供专业 是美国新闻丑闻“冰山的一角”。
化的公共服务,这从某种意义上标志着西方新闻专业主 秉持新闻专业主义的西方媒体的“两面性”滋生了
义的形成。新闻“客观性”历来被媒体自我标榜为最重 西方有关中国抗击疫情的新闻报道的双重标准。新冠
要的专业素养之一,而媒介常常只能用“对客观的叙述” 肺炎疫情期间,澳大利亚主流媒体《先驱太阳报》将新
来代替客观本身。新闻专业主义本身虽然标榜所谓“客 冠病毒称作“中国病毒”,直到一周后澳大利亚总理等
观性”,但维系这种“客观性”的并非新闻专业主义之规 政客才对该报进行了谴责。德国和法国一些主要出版
范,而是充满着商业逻辑和对利益最大化的追求。 物对新冠肺炎的报道公然充斥着种族歧视。美国《纽
由此可见,客观性本身并不客观。那么,到底是 约时报》连续在社交媒体上发布推文,点评中国封城“给
什么在决定新闻报道的舆论导向?美国社会学家赫伯 人民的生活和自由带来了巨大损失”,而意大利封城则
特·甘斯认为,关于新闻重要性的判断中必然包含被主 是“冒着经济风险来遏制新型冠状病毒”,两条信息发
体精英认可的国家价值观念,所以新闻行业产出有关国 布时间仅相隔 20 分钟,同样是“封城”,意大利就是“崇
家及政治团体偏向性的报道是不可避免的,价值渗透和 高的”,而中国就是“反人权”?这些都是赤裸裸的双重
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