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0 - 实践理论版9期
P. 60
党史纵横
革命音乐:流淌在战争年代的激昂旋律
储冀璇
革命音乐是战争年代传播中国共产党革命思想、 学员唱《工农革命歌》。通过这样的方式,红色歌曲在
方针和政策的有效载体,不仅能够激发广大军民不怕艰 人们的学、唱、传之中,拉近了党和红军与根据地群众的
险、排除万难的革命斗志,而且在发动群众、瓦解敌人等 距离,党的理念、政策在百姓心中得以潜移默化、落地生
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推动了新民主主义文化建设, 根。
为革命战争的胜利提供了重要的精神动力。
革命音乐是激励斗志克服困难的精神
革命音乐是巩固革命根据地的黏合剂 动力
土地革命时期,红军始终面临着战斗减员和非战 雄壮的革命音乐是鼓舞士气、激发斗志的号角。
斗减员,加上缺医少药、物资匮乏,革命根据地迫切需要 在长征途中,红军将士不仅要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和艰
人民的帮助和支持。因此,密切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大 苦的生活条件,还要化解数倍之敌的围追堵截,因此红
力宣传革命理论以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就显得非 军就非常注重用革命音乐激励战斗意志。行军露营时,
常重要。毛泽东在总结红军成败经验时,发现红军宣 为了驱散饥饿与严寒,红军将士往往会围坐在篝火旁,
传缺乏“地方性”,没有“革命歌谣”。在这种背景下,红 合唱、独唱或者由红军宣传队演唱革命歌曲。此外,红
军中出现了一批旨在发动群众、宣传革命道理的歌曲。 军通过革命音乐宣传作战要领,增强广大指战员战胜敌
1929 年 12 月,古田会议提出一个地方要有适合那个地 人的信心。1935 年六七月间,红一方面军翻越长板山、
方的宣传口号和鼓动口号,要征集并编制表现各种群众 打鼓山等大雪山,进入到黑水芦花地区后,遭到敌人骑
情绪的革命歌谣,为根据地音乐创作指明了方向。这一 兵的袭击。由于缺乏与骑兵作战的经验,红军尽管打退
时期产生的《红军纪律歌》《红米饭南瓜汤》《只有跟着 了敌人,但付出了很大代价,士气有些低落。为了增强
共产党》《盼红军》《十送郎当红军歌》 等早期革命音乐, 与敌人骑兵作战的信心,红军一边学习打骑兵的战术,
许多歌曲的创作都是与当地的民间曲调相结合,内容 一边学习由陆定一、李伯钊创作的《打骑兵歌》。由于
都与革命根据地相联系,具有易学易会、朗朗上口的特 这首歌的曲子采用了战士们学过的《渡金沙江胜利歌》,
点。其中广为流传的《十送郎当红军歌》,用十段歌词 所以很快就广为传唱。歌词这样写道:“敌人的骑兵不
表达了丈夫即将离别妻子去当红军时的依依惜别之情, 可怕,沉着应战来打他,目标又大又好打,排子枪快放齐
用朴素的语言宣传革命道理,有力地配合了扩大红军队 射杀,我们瞄准他,我们打垮他,我们消灭他。无敌红军
伍的政治宣传。此外,毛泽东在兴国潋江书院举办土地 是我们,打垮了敌人百万兵,努力再学打骑兵,我们百战
革命干部培训班时,不仅亲自领学员唱《国际歌》,还教 要百胜。”这里面蕴含着应对敌军的作战要求,即遇到
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