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9 - 《实践》党的教育版2019年3期
P. 29
实践·党的教育版 2019·3
委员联系“中心户”、“中心户”联系 区委委托组织部为各基层党组织反 “中心户”及当事人。建立运行保障
党员、党员联系群众工作制度,保障 馈事项日常督办机构,对各“中心户” 机制,将“流动党员中心户”模式作
“中心户”履行职责,发挥作用。工 收集反馈的问题和意见建议,由各 为“两学一做”和加强农牧区党组织
作中,镇村两级引领帮扶干部将“中 党支部及时反馈苏木镇街道党(工) 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纳入基层党组
心户”作为重点引领对象,通过多种 委,党(工)委根据问题类别,及时部 织书记抓党建述职评议考核。在正
形式与“中心户”保持紧密联系,提 署落实,对因职责所限不能办理的, 常保障每名党员 300 元每年工作经
供政策信息、项目资金等方面支持, 于接到意见 5 个工作日内上报区委 费的基础上,对优秀“中心户”再给
每月指导参与“中心户”活动不少于 组织部,督办落实。对确因客观原因 予 3000 元奖补,确保“中心户”工作
1 次,并帮助协调解决实际困难。建 暂时无法解决或无法实现的,限 5 个 有保障、有实效。■
立“中心户”反馈事项限时办结制度, 工作日内形成书面说明反馈至相关 (包头市石拐区委组织部供稿)
加强流动党员管理应从三个方面着手
文 | 本刊评论员
如何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已成为党员队 让外出流动党员可以在流入地正常参加组织生活。
伍建设的重要问题。内蒙古各地结合实际创新实施 二要根据流动党员从业特点,采取适当方式对流动
的一系列举措,为当前加强流动党员管理工作提供 党员组织开展培训。同时,鼓励流动党员返乡创业,
了可资借鉴的参考。 开展技能培训,提高流动党员生活技能,增强流动党
一是健全流动党员管理工作机制。机制建立不 员的归属感和自豪感。三要利用现代信息手段,推
全,是导致流动党员管理工作停滞不前的重要原因。 进流动党员管理信息化、智能化。要建立网上党支
加强流动党员管理,要注重创新方式,建立健全基层 部,通过线上线下加强流动党员管理,组织流动党员
党组织管理机制。一方面,要建立党组织联系服务流 开展组织生活等。要充分利用微信群、QQ 群等即
动党员机制,制定流动党员服务工作、联系、管理、学 时通讯平台,网上“党课”、网上“党校”、“空中”课堂
习等制度,对流动党员的学习方式、流动党员的联系 等有效形式,破解流动党员工作场所不固定、流动性
服务等工作开展作出明确规定,使流动党员“流动不 较强、不易集中等局限,切实解决流动党员教育难、
流失”,确保其思想不散、学习不断、管理不乱。另一 资源难等问题。
方面,要建立帮扶机制,针对生活有困难的流动党员, 三是加强流动党员管理工作责任落实。当前,
党支部要加以帮扶关爱,制定帮扶计划,解决实际问 流出地和流入地管理责任没有很好落实,是流动党
题,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让他们安心在外工作。 员管理工作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加强流动党员管
二是创新流动党员管理工作载体。加强和改进 理,必须压实各方责任。要厘清主体责任,党组织书
对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一定要从实际出发,因地、 记要带头抓流动党员管理工作,深入调查研究,摸清
因人制宜,努力探索流动党员管理的新路子、新办 情况,及时研究和解决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
法。一要创新组织设置方式,扩大流动党员党组织 定期更新流动党员信息库,确保流动党员规范管理。
覆盖。确保党员流动到哪里,党的组织就覆盖到哪 要加强流出地与流入地党组织的沟通与协调,进一
里。要在流动党员相对集中、外出时间较长的地方, 步明晰对流动党员服务、教育和管理的责任。■
采取单独组建、行业联建等方式,组建流动党组织, (责任编辑/许美芳)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