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8 - 2020年党教版08期
P. 38
SJDDJYB 党课辅导 实践·党的教育版 2020·8
二、弘扬创新精神是中国保持韧性和强健的 展,其要求和结果,都是使党和国家、使整个社会充满
动力之源 生机和活力。增强社会活力有助于建立起党和国家
与社会的良性互动关系,为经济发展与改革提供坚实
坚定不移发挥社会主义制度改革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 的社会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
达的不竭动力,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创新 的党中央提出,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
创新与时俱进的优势 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固有气质,也是中国共产党革命、 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
建设和改革开放过程中的优良传统。在革命战争年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
文 | 海 琴
代的红四方面军宣誓训词“智勇坚定,排难创新,团 等理念的提出,都培育、催生了经济社会发展新动力,
结奋斗,不胜不休”中,便已提到了“创新”。20 世纪 实现了扩大就业和富民增收,有效激发了全社会创新
90 年代以来,我们党更加明确和系统地提出创新的 潜能和创业活力,成为中国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的重要
要求,强调“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 推动力。
世界先进民族之林”。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 增强社会活力,我们要坚定不移地创新社会治
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进一步提出,要加快实施创新驱动 理。坚持改革推动,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
发展战略,将创新思维广泛运用到治国理政各方面。 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加大简政放权力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 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党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把创新确立为五大发展理念之 度,放宽政策、放开市场、放活主体,形成有利于创新
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 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超凡 首,党的十九大要求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强调创新 创业的良好氛围,让千千万万创新创业者活跃起来,
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我国国 的政治勇气和智慧开启了全面深化改革、系统整体设 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 汇聚成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动能。构建“亲”“清”
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具有“坚持改革创新、与时俱 计推进改革的新时代,使改革呈现全面发力、多点突 略支撑。正是因为富有创新精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的新型政商关系,加强市场环境的公平性,增强民营
进,善于自我完善、自我发展,使社会充满生机活力的 破、蹄疾步稳、纵深推进的局面。正是由于勇于改革, 才能紧跟时代步伐,中国共产党才能始终保持先进 企业信心和活力。不断完善体制机制、健全普惠性
显著优势”。全面深化改革是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途 我国逐步在党的领导和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 性,中国才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 政策措施,加强统筹协调,构建有利于大众创业、万
径,弘扬创新精神是中国保持韧性和强健的动力之源, 文明等领域构建了相应的制度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 创新一直在路上,我们要坚定不移地发扬创新精 众创新蓬勃发展的政策环境、制度环境和公共服务
增强社会活力是我们不断创造中国奇迹的重要保障。 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在革除体制机制弊端的过程 神。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 体系,以创业带动就业、创新促进发展。处理好社会
改革创新与时俱进的优势与其他优势一起,共同创造 中不断走向成熟,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在实践 动创新,部署相互交织、相互支撑的创新链、产业链、 动力和平衡机制二者之间的关系,在放开、搞活、松
了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我们 中、在竞争中显现出强大适应性和旺盛生命力。 资金链、政策链,深化改革创新、形成充满活力的科技 绑的过程中,必须加强管理、加强引导,严格按照法
必须继续发挥好这一优势,以进一步推动实现中华民 改革一直处于进行时,我们要坚定不移地全面深 管理和运行机制,发挥企业作为创新主体的作用,培 律来办事,坚持正确的道德导向,确保社会的有序、
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化改革。坚决破除一切不合时宜的思想观念和体制 育符合创新发展要求的人才队伍,弘扬创新精神,让 平衡和稳定。
机制弊端,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吸收人类文明有益 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要在创新中持之以恒发展、 我们要坚定不移继续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改
一、全面深化改革是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途 成果,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 优化、升级我国的社会制度和治理体系,充分发挥其 革创新与时俱进的优势,坚持正确的道路方向和政治
径 系,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 先进性、优越性和独特性,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 原则,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坚持自上而下
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入新时代,我们要进一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保障。同步推 的顶层设计,坚持守正创新,突出问题导向,优化治理
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世界上没有一成不变的 步解放思想、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进一步 动全链创新、全域创新、全球创新和全面创新,真正让 体系,完善制度集成,提高治理效能,在保持国家制度
事物,任何事物都处于不断的变化发展之中。中国特 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沿着正确的道路,坚持正确的 创新成为中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之 和国家治理体系稳定性、延续性基础上,不断自我完
色社会主义是在改革中不断探索、创新、完善和发展 方法论,始终把党的领导和尊重人民首创精神相结 源。 善、自我发展,增强生机活力,更好地以制度威力应对
的实践产物。改革是我们党和国家自我完善和自我 合,把原则的坚定性和策略的灵活性相结合,把“摸 风险挑战,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治国安邦的巨大效能,
发展、不断增强成熟度、坚韧度和抗风险能力的重要 着石头过河”与顶层设计相结合,把问题导向和目标 三、增强社会活力是不断创造中国奇迹的重 从而推动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进而完成
途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开放极大地调动 导向相结合,把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相结合,在更高 要保障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了亿万人民的积极性,使中国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 起点、更高层次、更高目标上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将变 (作者单位:内蒙古自治区党校)
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 中求新、变中求进、变中突破的改革开放进行到底。 坚持改革创新、与时俱进,善于自我完善、自我发 (责任编辑 / 刘秉承)
36 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