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2 - 实践06期印刷
P. 22
特别报道
45 年筚路蓝缕,工程建设进入到“啃硬骨 书记对这个辟开荒漠、润泽沃野的灌溉系统赞
头”阶段。“我国荒漠化防治和防沙治沙工作 叹不已。
形势依然严峻。”总书记告诫,要进一步提高站 时间不会停滞,治理河套只有进行时。
位,增强使命感和紧迫感。 “下一步还要做什么建设?”总书记的询
锚定 2050 年,深耕 2021 - 2030 年。“一 问将视野引向未来。
盘大棋”,运筹帷幄。2021 年至 2030 年,是“三 听到“现代化改造”的答复,总书记叮嘱:
北”工程六期工程建设期,是巩固拓展防沙治 一是“量入为出”规划投资,二是“多元投入”、
沙成果的关键期,是推动“三北”工程高质量 调动社会力量参与。
发展的攻坚期。 在新华林场,杨树、旱柳、柽柳,有些树种
“力争用 10 年左右时间,打一场‘三北’ 需要更新。
工程攻坚战”。 总书记叮嘱:荒漠生态系统天生脆弱,牵
“
73 年的宏阔规划已过半程,这 10 年,向 一发而动全身。既不能在不适宜的地方改造
沙漠深处挺进,注定关键,也必定“难啃”。 沙漠,也不能观望、畏手畏脚。有些沙漠改不
处理好“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的关系”, 好、改不了,不要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既要注重总体谋划,又要注重牵住‘牛鼻 叮嘱里,浸润着统筹平衡的哲思,延展着
子’”,总书记的系统观念,映射的是“一盘大 总揽全局的视野。
棋”的全局观,也牵引“以点带面”的方法论。 2021 年全国两会,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
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全力打好三 议时,总书记指出: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
“
大标志性战役:黄河“几字弯”攻坚战,科尔 治理,这里要加一个‘沙’字。”
沁、浑善达克两大沙地歼灭战,河西走廊-塔 一字之添,却是系统观念的深刻诠释、“六
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 个必须坚持”的理念精华。
从地图上看,拔掉这几个深黄的点,就能 此行考察的乌梁素海,就是明证。
串联起一段段青绿的线,“三北”工程也将因此 展板前,当地负责同志向总书记报告了治
贯通更加完整而厚重的北疆绿色长城、生态安 理思路之变:最初“就水治水”,迟迟不见效。
全屏障。 遵循总书记的系统治理观念,把山、水、林、田、
“功能完备、牢不可破”,这是习近平总书 湖、草、沙放在一起统筹考虑,格局和效果明显
记对 2030 年“三北”工程的期冀,也是系统观 改观。
念下找准要害、以点破题方能实现的目标。 接纳了河套地区九成以上农田排水的乌
系统观念,还体现在动态平衡的把握里。 梁素海,曾经芦苇泛滥、黄藻密布,“病”得不
新中国成立以来,数十年的水利建设,在 轻。如今,未到岸边,已闻鸟语,行至湖畔,更
河套平原上印刻下如人体血脉般延展扩散的 见鱼翔。“塞外明珠”,再放异彩。
7 级灌排体系。 观棋,心有全局;落子,精细布局。
从横贯平原的总干渠,到田间地头随处可 上世纪 70 年代末,风沙危害严重,为了
见、几掌宽的毛细沟渠,7 级灌排体系之下,自 绿起来,有什么树就种什么树,往往十树七枯。
然之力终能“为我所用”。 现在,宜乔则乔,宜草则草,宜灌则灌,宜沙则
“开渠的人,千古留名、青史留名啊!”总 沙,精准防沙治沙。
20
20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