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1 - 实践06期印刷
P. 21
2023年第6期/总第1458期
量着。翱翔的鸟、盐碱地改良后长出的苗、扎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实践中孕育形成
根沙地坚韧挺拔的树,还有引黄灌溉渠织成的 并指导实践,生态文明建设从认识到实践都发
网……无不讲述着这块土地昨天经历的,和今 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的变化。
天正在发生的。 循着总书记足迹,看三北。内蒙古、河北、
一叶知秋。三北大地的每一天是古老的, 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防沙治沙始
也是崭新的。 终牵挂在心。
古时沃野千里,草原肥美。 这次考察的乌梁素海,习近平总书记也一
曾几何时,人口剧增、掠夺式开发的喧嚣 直惦念着。2021 年全国两会,在内蒙古代表
“
声,气候变迁、沙尘漫天的呼啸声,渐渐多了。 团参加审议时,总书记说:乌梁素海我作过多
绿色褪去,黄色接踵席卷,土地沙化,沟壑纵 次批示。现在看治理取得了明显成效,还要久
横。 久为功。”
上世纪 70 年代,三北的模样,令人忧心。 久久为功,这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政绩观。
“三北”工程开始实施的 1978 年,正值改 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在时间的流淌
革开放大幕拉开之际,只争朝夕的时代大潮 里沉淀出大党大国的远见担当。
下,党中央却极富战略定力和历史远见地将目 三北的模样变了,蓝天、碧水、绿地,触目
光锁定至下个世纪的 2050 年,擘画了一个跨 可见、触手可感。重点治理区实现了从“沙进
度 73 年的宏大工程。 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保护生态
这一工程,囊括了三北地区 13 个省(区、 与改善民生步入良性循环,荒漠化区域经济社
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等的 725 个县,总面 会发展和生态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积 400 多万平方公里。 6 日下午的座谈会上,溯往昔、看今朝,
时间之长、地域之广、难度之巨、决心之 习近平总书记语重心长:搞生态文明建设,上
“
坚,世界罕见! 要对得起中华民族的老祖宗,下要对我们的子
新华林场,习近平总书记走进正在治理的 孙后代有所交代。对大自然我们要有敬畏感,
沙地,久久端详着那些年复一年、日复一日栽 要把‘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这件事抓好,对
种的树。根深扎沙地、叶望向苍穹。总书记颇 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
为感慨:“像‘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这样的重
大生态工程,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才能 “一盘大棋”里的系统观念
干成。三北地区生态非常脆弱,防沙治沙是一
个长期的历史任务,我们必须持续抓好这项工 “这件事不能歇脚,不能松懈。”考察时,
作,对得起我们的祖先和后代。” 习近平总书记将防沙治沙比喻成“滚石上山”,
“对得起我们的祖先和后代”,沉甸甸的承 “稍不留意大石头就滚了下来”。
诺,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肩头扛着。 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新时代十年,生态文明建设被摆在前所未 荒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三北地区。这里,防沙
有的高度。一个立志于千秋伟业的大党,一系 治沙面临土地面积大、分布广、程度重、治理难
列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的工作,魄力之大、 等重重关卡。干旱少雨、生态灾难频发等,使
力度之大、成效之大前所未有。 防沙治沙难上加难。
19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