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0 - 《实践》思想理论版2020年第3期
P. 60
党史纵横 思想理论版 2020·03
邓小平论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 指导地位方面,告诫“马列
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
则,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能违
毛 强 背”;在坚持和完善党对人
民军队的绝对领导方面,申
明“我们的军队始终要忠于
党,忠于人民,忠于国家,忠
于社会主义”;在坚持和完
进入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邓小平深刻总结新中 主义民主和完备的社会主义法制,建设高度的物质文 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
国成立后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同时借鉴世界社会主义 明和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这些都是我们社会主 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方面,
运动的经验教训,鲜明指出制度建设的重要性,强调 义现代化的重要目标。 把“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 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确定
1992 年,邓小平视察南方并发表著名的南方谈话。
制度建设“关系到党和国家是否改变颜色,必须引起全 坚持以社会主义为方向,以坚持党的领 为党与民主党派的关系准
党的高度重视”。他围绕怎样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制 导为前提,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准 量一切工作的最根本的是非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 则;在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方面,强调
度,如何使社会主义的制度优越性充分发挥出来,进行 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 “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
了深入的理论思考和实践探索。 邓小平深刻指出,我们建设社会主义,要根据自己 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 经济”;在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法制方面,提出“有法
的特点,走自己的路。我们既不能照搬西方资本主义 水平。”正确的政治领导的成果,归根结底要表现在社 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十六字方针……
“从改革制度着手” 国家的做法,也不能照搬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做法,更 会生产力的发展上,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改善上。邓 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是一项艰巨的长期的
不能丢掉我们制度的优越性。这说明,制度建设不是 小平在不同的场合多次明确表达社会主义要解放和发 任务,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劳永逸。邓小平强
1980 年 8 月 18 日,邓小平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 要改变我们社会主义制度的性质,而是社会主义制度 展生产力:“讲社会主义,首先就要使生产力发展,这是 调,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需要我们几代人、十几
上发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讲话。在这篇 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以坚持社会主义为方向、以坚持 主要的。只有这样,才能表明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没 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地奋斗,决不能掉以轻心。
纲领性文献中,他剖析了我国政治建设中存在的弊端 党的领导为前提、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准。 有这一条,再吹牛也没有用。” 同时,他还强调,“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
及其产生的原因,提出了具有历史意义的论断:“不是 邓小平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中指出:“党 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
说个人没有责任,而是说领导制度、组织制度问题更带 和国家现行的一些具体制度中,还存在不少的弊端,妨 在各方面逐步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 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
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这种制度问题, 碍甚至严重妨碍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发挥。”他具体地 加定型的制度 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
关系到党和国家是否改变颜色,必须引起全党的高度 提出了检验“制度究竟好不好,完善不完善”的三条标 式、管理方法。”做到这一点,“我们的制度将一天天完
重视。” 准:“在经济上赶上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在政治上创 在制度设计和建设过程中,邓小平既坚持科学社 善起来,它将吸收我们可以从世界各国吸收的进步因
怎样才能避免和防止重犯历史错误?邓小平明确 造比资本主义国家的民主更高更切实的民主,并且造 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依据我国国情和时代条件赋予 素,成为世界上最好的制度”。1992 年 1 月,他在南方
表示,“这要从制度方面解决问题”,“准备从改革制度 就比这些国家更多更优秀的人才。”在《改革的步子要 了社会主义制度新的内涵,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 谈话中再次指出:“恐怕再有三十年的时间,我们才会
着手”。他认为,社会主义制度还处在幼年时期,还不 加快》中,他明确了我们的改革要达到一个什么目的: 比如,在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方面,强调“没有党 在各方面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在
成熟,不完善;这需要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努力走出一 “总的目的是要有利于巩固社会主义制度,有利于巩固 的领导也就不会有社会主义制度”;在坚持和完善人 这个制度下的方针、政策,也将更加定型化。”
条适合我国情况和特点的实现现代化的道路;改革和 党的领导,有利于在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下发展 民代表大会制度方面,强调人民代表大会“最符合中国 (摘编自 2019 年 12 月 16 日《学习时报》)
完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发展高度的社会 生产力。”在南方谈话中,邓小平从全局高度提出了衡 的实际”;在坚持和完善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 责任编辑:高旭天
58 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