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9 - 《实践》思想理论版2020年第3期
P. 59
理论之声 思想理论版 2020·03
现责任担当的 由 此 而 来 的 制 度 建
充分发挥疫情防控的强大政治优势 试金石和磨刀 衡量国家治理能力的基本指标 设和能力建设。体
石,突出重点
制吸纳力。一种政
区域、重点人
杨光斌在《前线》2019 年 12 期撰文指出, 治体制如果能够将社会各阶层有效地纳入体
肖 凌 之 在 2020 年 2 月 13 日《人 民 日 报》 群、重点难题、关键环节,做到哪里任务险重
国家治理能力不但体现在处理“政府—市场— 制,让他们自觉地而非被强制地认同并效力这
撰文指出,发挥政治优势,打赢疫情防控阻击 哪里就有党组织坚强有力的工作、哪里就有
社会”所构成的政治关系上,也体现在社会支 个体制,这样的政治体制就是强大的、有能力
战,必须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同志重要 党员当先锋作表率。紧紧依靠 人民群众打赢
持—制定政策—政策执行的全政治过程之中, 的。制度整合力。把多层次、多维度的专业化
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习近平同志的重要讲 疫情防控阻击战,必须充分发挥我们党密切
衡量国家治理能力,首先取决于执政党对治国 制度有效地组织起来,就是对国家能力或治理
话、重要指示精神,为我们打赢疫情防控阻击 联系群众的优势,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
理政内在规律的认识和把握上。据此,衡量国 能力的严峻挑战,其中单靠强制力是达不到目
战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要把 思想 统一到习 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当
家治理能力至少包含政治认知力、体制吸纳 的的,需要一种有效的政体形式把各种权力关
近平同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上来。打 前最重要的工作来抓。尤其要 千方百计保障
力、制度整合力和政策执行力四项指标。政治 系整合起来。政策执行力。这是观察国家治
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关键是要充分发挥我们 救治、防护等物资和人民基本生活必需品的
认知力。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政治家集团对 理能力的最直观的指标,即一个国家的中央政
党的组织优势,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 供应,在谣言澄清、心理疏导、情绪化解等方
于“政治”的认知能力,即关于政治权力关系 府是否有决策的权威、是否有将政策变得可执
垒作用和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要把基 面下足功夫。这样,疫情防控的各项工作就
的认知程度、对于政治制度的理解程度,直接 行的权威,以及政策执行者是否有能力去执行
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全面动员起来,把 会得到全社会的广泛理解、支持和配合,我们
决定了一个国家的政治走向和政治道路,以及 权威的意志。
投身防控疫情第一线作为践行初心使命、体 就一定能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以补短板为抓手 少、低端产业多高端产业少、
推进乡村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 卫生专业人才引进机 资源型产业多高附加值产业
制,强化农村基层医 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 少、劳 动 密 集 型产 业多 资 本
着力点 务人员的培训机制。 科 技 密 集 型 产业 少 的 状 况,
三是运用网络载体。 构 建 多 元 发 展、多 极支 撑 的
白启鹏在 2020 年 2 月 14 日《光明日报》撰 加强“互联网 + 农村公共卫生”基础平台建设,建 孟青龙在 2020 年 2 月 17 日《内蒙古日报》 现代产业新体系。推进营商环境补短板。企业
文认为,乡村公共卫生体系是保障亿万农民群 立包括全体村民在内的信息数据库、信息传输平 撰文指出,近年来,我区深入推进“三去一降一 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市场主体,企业有活
众健康生活,提升其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的 台;加快城乡公共卫生服务信息一体化建设;尝 补”工作取得了重要阶段成效,“去”的任务有 力经济才会有动力。要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开放,
基础性工程,是抗击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基层堡 试创建大中医院同乡村卫生机构合作的网络远程 些已经提前完成,“降”的工作有序进行,相对 坚持多管齐下、综合施策,营造市场化、法治化、
垒。推进乡村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应找准着眼点, 治疗模式,提高基层公共卫生的医疗水平。四是 而言,补短板还需加强。推进基础设施补短板。 国际化营商环境,充分释放市场主体活力和创
精准发力、加快建设。一是转变主体理念。政府 夯实保障力量。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推 完善的基础设施体系是人才、资金、技术等生 造力,为自治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
是乡村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和运行的主体,必须强 进乡村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同样要加强党的领导, 产要素高效集聚和流动的前提条件,是经济高 的动力。充分发挥投资的关键作用。稳投资不
化投入、转变理念;村民是乡村公共卫生体系建 夯实保障力量。今年正值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 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一直 仅可以增加当期总需求、稳定经济增长,而且对
设的参与者和依靠者,必须转变观念,主动配合。 之年,加快补齐公共卫生体系等农村基础设施和 是影响我区全方位融入国内外大市场的突出短 优化供给结构、补齐发展短板、推动经济高质量
二是加大人才支撑。推进乡村公共卫生体系建 公共服务建设的短板,必须加强基层党组织的领 板。推进产业发展补短板。要立足优势、挖掘 发展也发挥着不可或缺的关键性作用。
设,需要夯实专业人才队伍基础,强化农村公共 导力和保障力。 潜力、扬长补短,努力改变传统产业多新兴产业 责任编辑:李贵文
56 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