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9 - 《实践》思想理论版2020年2期
P. 29
理论建设 思想理论版 2020·02
度化、成熟化,从制度上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 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制度的支撑和保障。 领性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马 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价值所在,强化制度意识,干
彻实施,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任何个人的改变而 从国际视域看,今天的国家竞争,表面上看是经济竞 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处于指导地位的根本文化 事创业敢担当;要充分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改变,做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一代接着一代干, 争、科技竞争、军事竞争,而从深层上看则是制度的 制度和党对人民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军事制度。基 的显著优势,增强制度自信,担当作为有干劲;要健
一张蓝图绘到底。 竞争。制度优势是一个国家的最大优势,制度竞争 本制度是社会各个领域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属于 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执行,以制度思维和制度
是国家间最根本的竞争,制度稳则国家稳,制度兴则 主体性、框架性制度,贯彻和体现国家政治生活、经 方式解决问题,做坚持和巩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
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国家兴,制度强则国家强。 济生活的基本原则,管全局,包括基本政治制度和基 度的坚决捍卫者、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
二是明示制度优势,强化制度自信。《决定》从 本经济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包括中国共产党领导的 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积极推动者、遵守和执行制度
制度的历史和人类社会的历史一样久远。有了 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全面依法治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基 的模范实践者。
人类社会,有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就有了制度。正 国、坚持全国一盘棋等 13 个方面系统总结了我国国 层群众自治制度。基本经济制度包括公有制为主体、 二是准确把握治理体系。我国国家制度和治理
如马克思所说,“制度只不过是个人之间迄今所存在 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即优在党的领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 体系由党的领导制度体系、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
的交往的产物。” 导力量、优在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优在一张蓝 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三大基本经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由中国的历史文化、 图绘到底的战略谋划、优在执行力、优在集中力量办 制度。重要制度是由根本制度和基本制度派生出来 政体制、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社会主义先进文
社会性质、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的。正如习近平总书 大事的举国体制、优在组织体系、优在稳中求进的总 的、国家治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的具体制度,是为 化的制度、统筹城乡的民生保障制度、共建共治共享
记在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上的讲话指出的,中国特 基调、优在基本制度、优在民族团结、优在治国方略、 更好解决不同历史时期重大问题、完成重大任务需 的社会治理制度、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党对人民军队
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在长期实践探索中形成 优在党指挥枪、优在确保人民军队绝对忠诚于党和 要确立的制度,是完善和创新空间最大的制度领域。 的绝对领导制度、“一国两制”制度体系、独立自主
的科学制度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 人民、优在确保国家主权和发展利益安全。这就是 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的明确,是对中国特 的和平外交政策、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等 13 个部分构
理体系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在中国的社会土 我们取得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特别是“经 色社会主义制度全景式的生动描绘。 成。这套制度体系,从领域上来讲包括党的领导和
壤中生长起来的,是经过革命、建设、改革长期实践 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背后的制度 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军事、外事等各方
形成的,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 密码,是我们坚持“四个自信”的基本依据、根本遵 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执行能 面制度;从类型上讲,包括法律制度和政策制度,而
结合的产物,是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相统 循、不竭动力和努力方向。制度的背后是道路,我们 力 法律制度又包括国家立法和党内法规。在这一体系
一的成果,具有深刻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 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条道路走到 中,既有根本制度,又有基本政治制度和基本经济制
辑,从制度上解决了党和国家发展中带有根本性、全 今天,“风景这边独好”,特别是在西方国家出现经济 制度生命力在于执行,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 度,又有建立在其之上的各项重要制度。不同层面、
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的问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困境、民主乱象、人权乱景、安全困局的情况下,“中 理能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及其执行能力的集 不同类型的制度相互衔接,共同发挥作用,推动中国
永葆本色的制度根基。 国之治”和“世界之乱”形成鲜明对照,这条道路就 中体现,我国国家治理中的一切工作和活动都依照 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
新时代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制度 更加显示出其独特价值和重大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展开。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 三是提升治理能力。治理方式现代化是达到治
层面上需要解决三个问题,即明晰制度价值、明示制 三是明确制度内涵,把握制度“脸谱”。新中国 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目的和实质都是为了把我国制 理能力现代化的“桥”与“船”。要充分发挥政治、法
度优势、明确制度内涵。 成立以来,党和人民在长期实践探索中逐渐形成了 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制度的优越性必 治、德治、自治、技治“五治”作用,以政治强引领,以
一是明晰制度价值,昭示发展方向。今天的中 基本成熟和定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这 须通过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显示出来。为此, 德治强教化,以自治强活力,以技治强支撑,加强政
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 套系统性的科学制度体系,从层次上讲,包括根本制 要重点抓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治历练、实践锻炼和职业训练,不断提高学习研究、
正在以前所未有的豪迈姿态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央。 度、基本制度和重要制度。根本制度,是关于党和国 一是强化制度意识。当今中国,党和国家各项 决策统筹、改革创新等能力,更好发挥治理体系的整
我们将于 2035 年基本实现现代化、2050 年建设成 家发展立场、方向和命运的制度,在中国特色社会主 事业之所以取得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根本原 体效能。
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义制度中起顶层决定性、全局指导性作用,属于本质 因之一就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得以很好 (作者单位:内蒙古自治区党校)
的中国梦。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 性制度,管根本,要永远坚持,包括党的领导这一统 彰显、治理能量得以很好释放。我们要正确认识中 责任编辑:高旭天
26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