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6 - 《实践》理论版2020年1期
P. 26
实践视点 思想理论版 2020·01
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我国能在如此短的 立 100 年时,在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上取得明 推动“中国之治”迈向更高境界
时期内取得如此多的伟大成就,是多方面共同作用的结 显成效;到 2035 年,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基本实现国
果,其中尤为重要的一条就是建立了一系列符合我国国 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到新中国成立 100 年
情的制度。所以,在新的历史时代条件下,我们唯有始 时,全面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使中国 本刊评论员
终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让制度为发展保驾 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巩固、优越性充分展现。这是一
护航,才能在未来的发展中战胜各种困难,取得更加辉 个令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倍感振奋的目标。目标宏伟
煌的成就。 远大、催人奋进,同时也要求我们通过广泛宣传、深入研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全面回答了我国国家制 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
(二)在现实的比较中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 究、认真落实,调动和激发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两 度和国家治理体系上一系列重大政治问题,部署了 义制度及其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我们要依照中国
信。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指出:“‘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 个百年奋斗目标不懈努力的积极性。 需要深化的重大体制机制改革、需要推进的重点工 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展开国家治理的一切工作和活
了才知道。’一个国家的发展道路合不合适,只有这个 (四)在优势的转化中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 作任务,描绘了“中国之治”的美好前景。 动。要与时俱进地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国家的人民才最有发言权。”这段论述以通俗易懂的语 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许多优势,但这些优势 推动“中国之治”迈向更高境界,要不断提高 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立足中国国情,着眼于新时
言揭示了一个十分深刻的道理,那就是制度只有符合国 只有转化为治理效能,才能充分彰显。习近平总书记指 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 代改革发展实践,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
情,才会可靠有用。与世界上一些政治动荡、社会混乱、 出:“我们全面深化改革,不是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 中,党是领导一切的,要坚决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国 在党中央统一领导和各级党组织的坚强领导下,紧
人民遭殃的国家相比,我国政治安定、社会和谐、人民幸 度不好,而是要使它更好;我们说坚定制度自信,不是 家治理的全领域和全过程。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 密结合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实际,研究和部署提升
福,可谓是“风景这边独好”,充分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 要固步自封,而是要不断革除体制机制弊端,让我们的 对健全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制度作出了 治理能力和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有效措
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 制度成熟而持久。”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第一次对于把 新部署、提出了新要求,我们要坚定不移地坚持党 施,以适应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
展进步的根本方向,是被实践证明了的科学社会主义。 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作出了顶层设 的政治领导、组织领导和思想领导,通过健全总揽 求,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系统论述了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 计和全面部署。但一分部署还要九分落实,制度的运用 全局、协调各方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完善党领导 推动“中国之治”迈向更高境界,要坚定制度
治理体系 13 个方面的显著优势,充分表明中国特色社 和执行是衡量制度效果的重要标准。我们一定要结合 各项事业的具体制度,坚决纠正党的领导弱化、党 自信,筑牢国家长治久安的制度根基。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制度具有巨大的优越性,是我们坚定制度自信的 当代中国实际,积极探索,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 的建设缺失、全面从严治党不力等问题,坚持用习 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在长期实践探索中形成的
重要依据。制度优势是一个国家的最大优势。中国特 优势更多更好地向治理效能转化。 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 科学制度体系,是从中国的土壤上产生出来的、适
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我们的优势而不是劣势,照抄照搬别 (五)在合力的形成中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 实践、推动工作,不断增强各级党组织政治功能和 合中国国情的好制度。我们要在守正创新中坚定
国的制度是行不通的。我们学习借鉴世界各国文明成 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不是孤立的,是和中国 组织力,扩大基层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提升 制度自信,深刻理解、准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果,是为了取长补短,而不是西方化、资本主义化。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文化自信相统一的。 党组织的领导力和执行力,增强各级领导干部的政 制度优势和本质特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
必须坚持从国情出发、从实际出发,既不走封闭僵化的 制度自信是以道路自信为前提的,是在理论指导下建立 治领导本领、改革发展本领、依法执政本领,以确保 中全会提出的十三个“坚持和完善”,既要保持中国
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既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和 起来的,是文化自信的具体表现。道路自信、理论自信、 我们党能够巩固执政地位、实现执政使命。 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稳定性和延
巩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又要与时俱进地发展和完 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是内在统一的,是一个有机整体,必 推动“中国之治”迈向更高境界,要切实把制 续性,又要抓紧制定适应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
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须统筹推进、有机统一,这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 度优势更好转化为治理效能。党的十九届四中全 现代化需要的制度、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新期
(三)在未来的展望中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 信才能融会贯通、相得益彰。 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作了最为系统 待必备的制度,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
信。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 (作者系内蒙古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巡视员、内蒙古 完整的总结和表述,总结概括出了我国社会主义制 的制度体系,使制度建设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为确
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内 度的十三个显著优势。把我国的制度优势转化为 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长盛不衰、实现中华民族
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九 蒙古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前沿杂志社编辑) 国家治理效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 伟大复兴提供牢靠而持久的制度保证。
大精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到我们党成 责任编辑:王丹 化,是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的重大政治任务。 责任编辑:王丹
24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