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4 - 实践理论版12期.indd
P. 24
特别关注 / 脱贫攻坚 脱贫攻坚 / 特别关注
队,常驻贫困旗县督导脱贫攻坚。根据贫困嘎查村实际 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商业保险、临时救助、社 深入推进产业扶贫,既要考虑产业扶贫的支撑作用,还 事业单位定点帮扶兴安盟和乌兰察布市的贫困村和呼
需求精准选配第一书记、精准选派驻村工作队,与当地 会捐助、教育资助、产业扶持、防贫保险等保障政策,切实 要谋划产业兴旺的长远之策,把短期与长远统筹起来, 伦贝尔市较少数民族聚居区。实施“万企帮万村”行动,
干部群众一起摸爬滚打,共同承担党交给的光荣任务, 做到事前有预防、事中有救助、事后有保障。 推动产业扶贫与乡村振兴贯通起来,建立长效机制,确 推动企业与嘎查村结对,形成上下一心、统一行动的良
用自己的辛苦换来贫困群众的幸福,以实际行动诠释党 保贫困群众当期能脱贫、长期可持续。充分发挥产业扶 好局面。充分体现我们党独有的强大组织能力,中国特
三、脱贫攻坚必须增强“造血”功能,强化
员干部的担当,展现为民服务的情怀。 贫带贫作用,推动扶贫产业多元化发展,提高贫困群众 色社会主义独有的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
产业带动能力,夯实贫困人口稳定脱贫基础
的参与度、受益度。防范化解产业扶贫风险隐患,建立产
二、脱贫攻坚必须坚持精准方略,把握目标 五、脱贫攻坚必须坚持群众主体,激发内生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产业是发展的根基”“产业扶 业扶贫预警机制,解决好产业扶贫存在的突出问题,从
标准,对症下药、因贫制宜,切实提高脱贫质量 动力,靠勤劳奋斗实现脱贫致富、创造幸福生活
贫是稳定脱贫的根本之策”“产业增收是脱贫攻坚的主 资金、项目、市场、产权、机制等方面用力用功,推动产业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扶贫开发推进到今天这样的 要途径和长久之策”,强调“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 扶贫健康发展。规范扶贫资产管理,建立产权明晰、权责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贫穷并不可怕,怕的是智力不
程度,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强调“到 重点采取产业扶贫、转移就业等办法实现脱贫”。这些重 明确、监督到位的扶贫资产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为扶 足、头脑空空,怕的是知识匮乏、精神委顿”,强调“贫困
2020 年稳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 要论述,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扶贫开发 贫事业提供可持续的资源保障。 群众是脱贫攻坚的对象,更是脱贫致富的主体”“脱贫致
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是贫困人口脱贫的基本 的规律,为扶贫工作指明了主攻方向。实践也充分印证, 富终究要靠贫困群众用自己的辛勤劳动来实现”“脱贫
四、脱贫攻坚必须坚持社会动员,发挥好集
要求和核心指标,直接关系攻坚战质量”。只有对扶贫对 产业兴旺,群众收入才能稳定增长。实现脱贫目标最终 致富不仅要注意富口袋,更要注意富脑袋”。内因是变化
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凝聚各方力量攻坚
象实行精细化管理、对扶贫资源实行精确化配置、对扶 还需靠产业,抓好产业扶贫这个重点,脱贫攻坚就有了 的根据,贫困地区发展离不开内生动力。如果凭空救济
拔寨
贫对象实行精准化扶持,才能做到真扶贫、扶真贫、真脱 坚实基础和可靠保障。 出一个新村,简单改变村容村貌,内在活力不行,没有经
贫。只有坚持“两不愁三保障”标准,既不擅自拔高标准、 切实抓好产业基础。细化实化贫困地区产业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实现贫困人口如期脱贫, 济上的持续来源,这个地方下一步发展还是有问题。
吊高胃口,也不随意降低标准、影响质量,才能确保脱贫 的支撑保障措施,让产业成为脱贫之基,让贫困农牧民 是我们党向全国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强调“扶贫开发 要破解贫困群众内生动力不足这个难题,从加强思
成果经得起历史和实践的检验。 有增收之源。出台产业扶贫政策性文件,从土地、金融、 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责任,要动员和凝聚全社会力量广 想教育、改进帮扶方式、完善参与机制、加强乡风文明综
贯彻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坚持“六个精 科技等方面形成支持产业扶贫项目落地的保障措施。坚 泛参与”“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是推动区域协调 合治理等方面综合施策,引导贫困群众树立主体意识,
准”,落实“五个一批”,推动帮扶措施精准到村到户到人, 持因地制宜、因村施策,根据贫困地区自然资源、生产条 发展、协同发展、共同发展的大战略,是加强区域合作、优 发扬自力更生精神,切实摆脱精神上的贫困。大力开展
保证扶贫资源真正用在扶贫对象身上、真正用在贫困地 件和产业基础情况,重点发展优势特色农牧业和服务业 化产业布局、拓展对内对外开放新空间的大布局,是实 政策宣传让贫困群众知道“应该干”,通过示范引领让贫
区。对贫困人口开展建档立卡和动态管理工作,推动建 等第三产业,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做到宜种则种、宜 现先富帮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大举措,必须 困群众了解“干什么”,加强技能培训让贫困群众明白
设上下贯通、部门连通的精准扶贫大数据平台,有效解 养则养、宜林则林。加大扶贫产品的品牌化建设,提升扶 长期坚持下去”“党政军机关、企事业单位开展定点扶贫, “怎么干”,逐户逐人落实产业扶贫项目或通过爱心超市、
决“扶持谁”的问题。强化驻村帮扶,增强一线力量,加 贫产业市场竞争力,进一步优化贫困地区产业结构。 是中国特色扶贫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政治优 公益岗位等让贫困群众主动“参与干”。“靠着墙根晒太
强帮扶干部轮训,提高扶贫干部脱贫攻坚能力,有效解 扎实推进生态扶贫。立足内蒙古特殊的生态环境 势和制度优势的重要体现”。反贫困是古今中外治国理 阳,等着别人送小康”的现象必须改观。在好政策、好典
决 “谁来扶”的问题。推进“五个一批”精准施策,深入 条件,深刻理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内涵,创新 政的一件大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就在于全国 型、好氛围的感召下,调动贫困群众参与脱贫攻坚的积
实施产业、就业、生态、教育、健康、危房改造、社会保障等 生态扶贫机制,加大贫困地区生态保护修复力度。加大 一盘棋,集中力量,突出重点,保证成效。近年来大规模 极性和主动性。
扶贫,强化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措施,增强贫困地区、贫困 对贫困地区天然林保护工程建设支持力度,在有劳动能 持续性的扶贫协作、对口支援和定点帮扶,在世界上只 新时代推进脱贫攻坚工作,必须深学笃用习近平总
群众内生动力和自我发展能力,有效解决“怎么扶”的问 力的贫困人口中优先选聘生态护林员等岗位。落实贫 有我们党、我们国家才能做到。 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在脱贫攻坚决战决胜的冲
题。严把贫困退出关,建立贫困退出机制,明确贫困旗县、 困地区退耕还林奖补政策,增加农牧民政策性收入。深 坚持发挥政府和社会两方面作用,调动各方面积极 刺阶段,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对脱贫攻坚的领导,实施精
贫困嘎查村、贫困人口退出标准、程序和后续政策,确保 化贫困地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增 性,全力构筑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等多方力量、 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基本方略,增强贫困群众“造血功
脱贫质量,有效解决“如何退”的问题。 加贫困人口资产和经营性收入。积极培育发展牧草与 多种举措有机结合和互为支撑的“三位一体”大扶贫格 能”、动员全社会力量、激发群众内生动力、贯彻落实全面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把防止松劲摆在更加突 养殖、沙生植物的种植与开发利用等多种类型的沙区特 局。紧紧抓住北京市协作帮扶机遇,加强高层对接互访, 从严治党要求,牢固树立“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我们
出的位置,坚决做到摘帽不摘责任、不摘政策、不摘帮扶、 色产业,实现沙漠增绿、企业增效、农牧民增收和生态、经 建立健全长效机制,推动京蒙扶贫协作各领域、各层级 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的价值追求,确保如期打
不摘监管。建立健全返贫监测预警、稳定脱贫长效机制, 济、社会多重效益。 工作全面走深走实。京蒙协作要涵盖产业扶贫、人才交 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
加大产业发展、就业转移、搬迁后续帮扶等方面政策支 推动与乡村振兴衔接。发展壮大乡村产业,既是可 流、教育医疗等多个领域,使贫困群众广泛受益。统筹推 (作者系自治区扶贫办党组书记、主任)
撑力度。构建多层次、复合式的防贫保障体系,精准实施 持续脱贫的根本之策,又是促进乡村振兴的物质基础。 进中央国家机关定点帮扶国贫旗县、自治区直属机关企 责任编辑:李贵文
22 实践·思想理论版 2019 年第 12 期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