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1 - 实践理论版12期.indd
P. 21

特别关注 /  弘扬乌兰牧骑精神  到人民中间去                                                弘扬乌兰牧骑精神  到人民中间去 / 特别关注


 乌兰牧骑精神内涵的先进性  厚的感情。乌兰牧骑队员在服务群众过程中获得灵感和                      优秀文艺作品。在互联网时代和电子时代,乌兰牧骑也
                                                             需要进行技术提升和手段提升,使艺术作品的创作活动
          素材,创作排演出许多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作品,走
          出了很多享誉草原和全国艺术舞台的艺术家。                               得到更好的技术支持,以适应网络时代服务人民的新要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董学文
              乌兰牧骑精神的内涵可以概括为:全心全意为人民                         求。第二,创新艺术表现形式,宣传好党和国家的政策法

 乌兰牧骑精神是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的生动体现。  孩子)”。“孩子”和“母亲”的关系,就是社会主义文艺  服务的精神;与火热生活保持密切联系的艺术品格;植  规,在艺术作品中融入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和民族观,
 无论是定居点还是放牧点,只要有一个牧民,乌兰牧骑  与人民的关系。习近平同志指出,坚持为人民服务、为  根于民族文化热土,独具神韵的艺术追求;从实际出发,  有助于各民族实现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第三,
 就会去演出。草原上的这些“红色文艺轻骑兵”,真真切  社会主义服务这个根本方向,“这是党对文艺战线提出  独具特色的建队方式。乌兰牧骑从组建之始就面向人  继续着力保护、传承民族民间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民族
 切地把为劳动群众赢得文艺地位和美学权利这件事落  的一项基本要求,也是决定我国文艺事业前途命运的  民,以人民为中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新时代乌兰  民间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使之成为各
 到了实处,他们真正领悟了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的精髓。  关键”,“只有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真正做到了  牧骑要传承光荣传统和精神,迎接新挑战,创新再出发。  族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加油站和风向标。第四,创新体
 乌兰牧骑的产生与发展,是与内蒙古自然地理条件的特  以人民为中心,文艺才能发挥最大正能量。以人民为  乌兰牧骑要适应市场和新技术条件的变化,改进体制机  制机制,大力推动人才培养工作,积极吸纳不同层面的
 点分不开的。地广人稀,人口分散,交通不便,要使农牧  中心,就是要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艺和文  制,着力推进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第一,植根于发展变  人才。面向基层人民群众,回应他们的需要,为贴近人民
 民群众的文化生活丰富起来很不容易。这就需要组建  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民作为文艺表现的主  化了的农村牧区生活实际,创作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  群众需要的人才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
 一种装备轻便、组织精悍、人员一专多能、便于流动的小  体,把人民作为文艺审美的鉴赏家和评判者,把为人民
 型综合文化工作队。同时,演出的组织形式也要发生变  服务作为文艺工作者的天职”。乌兰牧骑是“真正做
 化。原来牧民是“找”文艺看、“讨”文艺看,现在是乌兰  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一支队伍。在社会主义文艺史  “乌兰牧骑 +”——流动的文明实践
 牧骑“送”文艺给他们看,把文艺“送”到他们身边。这  上,乌兰牧骑已经、正在并将继续谱写光辉的浓墨重彩
 不仅使群众艺术欣赏方式发生了变化,而且带动艺术生  的篇章。
             广东工业大学社会系  阎  安  吕燕青  张  戎
 产的方式也发生了变化。乌兰牧骑到基层去,到广大的  乌兰牧骑精神是中国精神的有机组成部分。乌兰
 农牧民群众当中去,不管路途多远,不管人多人少,始终  牧骑有句口号:“不漏掉一个蒙古包,不落下一个牧民。”
              苏尼特右旗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积极整合部门、行                         践品牌志愿服务体系,为打造“流动的新时代文明实践
 “迎风雪、冒严寒,长期在戈壁、草原上辗转跋涉,以天为  乌兰牧骑的传统和作风是忠诚于党、热爱人民、吃苦耐
          业资源,调动各方专业力量,创新乌兰牧骑流动服务模                           中心”提供了新思路和新举措,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幕布,以地为舞台,为广大农牧民送去了欢乐和文明,传  劳、甘于奉献、团结拼搏、勇于创新,这是乌兰牧骑的价值
          式,构建以“乌兰牧骑 +”为核心服务内容的牧区流动的                         一是传承创新“乌兰牧骑 +”专业志愿服务,引领红色
 递了党的声音和关怀”。习近平总书记给苏尼特右旗乌  观,是乌兰牧骑精神的基本元素。而这种精神追求、精神
          文明实践品牌志愿服务体系。该体系以“乌兰牧骑 +”                          文明实践。依托原有乌兰牧骑流动演出和服务载体,联
 兰牧骑队员们回信中的“送去”和“传递”这两个词,抓  特质、精神脉络正是中国精神的有机组成部分。从深层
          专业志愿服务为抓手,集结“乌兰牧骑 +”流动志愿服务                         动文明实践专业志愿服务队的力量,搭建专业志愿服
 住了乌兰牧骑精神内涵的特点,揭示了乌兰牧骑精神内  次意义上说,传承乌兰牧骑红色文化基因,就是传承中
          网络资源,以“引领新时代志愿服务进基层”“弘扬乌兰                          务队伍与农牧区群众之间的供需对接平台,打通农牧
 涵的本质所在。  国精神;坚持扎根生活沃土、服务基层群众的原则,就是
          牧骑精神遍神州”为两大核心志愿服务系列,创新时代                           区服务信息传送渠道,“润物细无声”地将志愿服务重
 乌兰牧骑精神是社会主义文艺方针的真实反映。  坚守文艺的初心和使命;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就是体
          乌兰牧骑服务模式,丰富激活文明实践的内涵和表现形                           心放在平时、沉到基层,进一步推动基层志愿服务的专
 草原农牧民亲切地将乌兰牧骑称为“玛奈(我们的)乌  现文化自觉和自信;坚持走特色发展、文艺创新之路,就
          式,融合更多的社会力量和专业资源,促进草原上流动                           业化发展,引领红色文明实践在苏尼特草原遍地开花,
 兰牧骑”,将乌兰牧骑队员唤作“玛奈呼和德(我们的  是真接地气就是与时俱进。
          的文明实践、舞台上流动的文明实践遍地开花,实现志                           扩展和发挥基层农牧区文明实践的覆盖面和社会效益
          愿服务的专业化和效益化,形成了具有牧区特色的流动                           最大化。二是广泛联结“乌兰牧骑 +”流动志愿服务
          文明实践品牌。同时,通过联动“业余乌兰牧骑 + 小小                         网络,引领文明新风尚。通过联动“1+10”流动文明
 新时代乌兰牧骑精神的传承与创新  乌兰牧骑”的民间艺术力量,以文化交流、文艺演出等形                  实践志愿服务网络、“业余乌兰牧骑 + 小小乌兰牧骑
          式走出草原、走向全世界;联结全国、全世界热爱文艺、
                                                             + 乌兰牧骑文化交流使者”等一切服务力量,形成了在
          衷情乌兰牧骑的爱好者,使之成为乌兰牧骑文化交流使                           苏尼特草原、全区乃至全国各地流动的志愿服务网络。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所研究员  周竞红
          者,以文艺交流为主,以志愿服务为辅,传承乌兰牧骑艺                          志愿者的身影活跃在流动文明实践的各个角落,新时
          术,弘扬乌兰牧骑精神,让乌兰牧骑走向更宽广的舞台,                          代乌兰牧骑精神引领、激发了人们的互助精神和服务
 乌兰牧骑是社会主义文艺战线上的一面旗帜,是享  级党委、政府的重视关怀和各族群众的支持帮助,凝聚着  让流动的文明实践走出草原、走向全世界。  意识,让文明实践蔚然成风,使得“人人志愿”成为苏
 誉当代的内蒙古民族文化品牌。乌兰牧骑的创建和发展,  党和人民的深情厚爱。一代又一代的乌兰牧骑队员克服  通过一年的试点工作,苏尼特右旗新时代文明实践  尼特右旗新风尚。
 经过了几代乌兰牧骑队员的艰苦拼搏,得到了内蒙古各  了交通不便、条件艰苦等困难,与农村牧区群众结下了深  中心形成以“乌兰牧骑 +”为主题内容的新时代文明实              责任编辑:张  晶


 18  实践·思想理论版                                                                                    2019 年第 12 期  19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