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2 - 《实践》思想理论版2019年1期
P. 52
文化彩虹 / 弘扬乌兰牧骑精神 到人民中间去
新时代乌兰牧骑
如何更好地传承草原文化
周 民
乌兰牧骑,蒙古语意为“红色的嫩芽”,以红色文化 内蒙古大多数的草原居民都采取游牧的生活方式,
工作队的形式活跃在内蒙古自治区的广大农牧区。新中 居住分散,单调又寂寞的放牧生活使牧民们对文艺生活
国成立后,为了与国家文化宣传发展同步,我国很多地区 非常渴望。以往在牧区也会有单独的艺人到各个蒙古包
陆续成立了各自的文化活动单位,但依靠文化馆传播文 去说唱,但这种形式远远不能满足广大牧民对艺术文化
化的形式并不适用于人烟稀少的牧区,所以 1957 年第 生活的需求。在此情况下,乌兰牧骑应运而生,这种艺术
一支乌兰牧骑便在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右旗成立了。在此 宣传形式更加贴近牧民的生活,也更能满足广大牧民对
后几年的时间里,内蒙古自治区各地的乌兰牧骑大批成 文化艺术生活的需求。
立并茁壮发展起来。乌兰牧骑不但是政府所属的文化团 (三)演出形式集宣传、辅导、服务于一体
体,也是草原人民心中传播民族文化和红色文化的使者, 乌兰牧骑建立不久就确定了演出团队的基本服务
真正适应了文化传播的需要。 内容。其中包含四项任务:第一是演出,表演发扬社会
主义精神和具有蒙古族精神特点的群众喜爱的多种形
一、乌兰牧骑在发展中成为传承草原文化的
式的节目,向人民宣传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精神。第二
使者
是宣传,乌兰牧骑利用各式各样的宣传工具和方式,向
(一)演出人员一专多能 人民群众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宣传我国日益增
在乌兰牧骑的队伍里,几乎每个队员都能熟练掌握 强的生产力和国际影响力,提高人民群众的科学文化水
至少两种以上的表演技能,为传承蒙古族传统民族文化 平和思想觉悟。第三是辅导,辅导牧民们学习唱歌、舞蹈
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其中不乏在区内外具有很高知名 等文艺活动。第四是服务,为农牧民讲解社会文化知识,
度的艺术家。乌兰牧骑的活动方式也有着一定的灵活性 帮助他们修理工具、理发、治疗一些常见病等。
和多变性,在队伍短小精干,既能集体演出,也可分开行 (四)传播党的声音
动,并且缩短了艺术活动周期,有自己独特的艺术形式和 乌兰牧骑的任务之一是传播社会主义新风尚和新
魅力。 精神。短小精干的演出队伍用独具特色的表演方式为偏
乌兰牧骑之所以受到人民群众的喜爱,正是因为团 远地区的农牧民们表演文艺节目,使农牧民们也能听到
队短小精干、成员一专多能、设备轻便灵活。这种组织形 党对广大人民群众关怀的声音,切实享受到我国社会主
式刚好适应了农牧区的地域特点。 义文化建设的优秀成果。乌兰牧骑扎根在基层,与人民
(二)演出内容贴近牧民生活 群众血肉相连,从人民群众的生活中找到创作灵感,从
50 实践·思想理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