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1 - 《实践》思想理论版2018年4期
P. 61
工作广角 / 专刊专版
会保障、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不断满足农牧民日益增长
的美好生活需要。
推进工农互促发展。探索建立经济技术开发区(园
区)和所在地乡镇一体化管理机制,支持集体经济组织建
设为园区配套服务的生产、服务设施,发展壮大集体经
济。搭建运输、劳务、保洁公司等平台,促进农牧民就地
就近就业。鼓励工业企业在项目所在地从事农牧业经营和
服务。
推进城乡要素合理配置。推动落实国家关于支持农村
牧区创业创新的市场准入、财政税收、金融服务等优惠政
策,建立农牧业农村牧区发展用地保障机制,吸引各类要
规模化养殖
素融合到乡村发展中。依托优美环境和宜人生态,吸引
城市居民到特色镇(农牧业产业园区)创新创业、休闲度
假、养生居住。 村牧区带头人队伍整体优化提升行动,注重吸引高校毕业
坚持以农牧民群众为振兴主体 生、农民工、机关企事业单位优秀党员干部到村任职,选
坚持农牧民主体地位,充分尊重农牧民意愿,切实发 优配强嘎查村党组织书记。完善部门包村、干部驻村、结
挥农牧民在乡村振兴中的主体作用,调动广大农牧民的积 对帮扶制度,建立选派第一书记工作长效机制。
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把维护农牧民群众根本利益、促 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夯实农牧民共同富裕基础。一是
进农民共同富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促进农牧民持续增 通过财政补贴、创新土地收益分配机制、村企共建等多渠
收,不断提升农牧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道筹集集体经济发展资金。二是通过村庄整治、小流域治
大力开展农牧民教育培训,提升农牧民自身发展能 理、矿区复垦等为集体经济组织增加耕地和建设用地。探
力。广泛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社会 索为集体经济组织安排规划建设用地指标,用于单独选址
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活动,坚定农村牧区文化自信, 的农牧业设施和休闲旅游设施等建设。三是通过开展农牧
提高农牧民思想素质。开展大规模、持续性乡村振兴专题 业生产社会化服务、乡村旅游、为产业园区(工业项目)
教育活动,充分调动农牧民建设美好家园的积极性、主动 配套服务、城镇投资置业、物业服务,发展混合经营等农
性、创造性,增强乡村振兴内生动力。实施新型职业农牧 村牧区集体经济实现形式,增强集体经济活力。
民培育工程,增强创新创业、发展生产和务工经商能力; 建立多元化增收机制,提升农牧民幸福感获得感。一
加大农村牧区普法力度,提高农牧民法治素养;对农村牧 是保障转移性收入。贯彻落实好国家、自治区各项强农富
区实用人才、新型经营主体带头人、农村牧区基层干部等 农惠农政策,完善地方性补贴政策,健全农村牧区社会保
骨干力量进行系统培训,提升带动农牧民群众发展产业、 障制度,提高农牧业补贴效能和精准性。二是增加工资性
治理乡村的能力和水平。 收入。搭建城乡互动创业就业平台,拓展农牧民创业就业
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提升农牧民组织化水平。实施农 渠道。培育一批家庭工场、手工作坊、乡村车间,鼓励在
乡村兴办环境友好型企业,实现乡村经济多元化,提供更
多就业岗位。三是增加财产性收入。加快农村牧区集体产
权制度改革,发展壮大嘎查村集体经济,适度放活宅基地
和农牧民房屋使用权,进一步增加财产性收入。四是增加
经营性收入。通过提高农畜产品品质和附加值、扶持发展
新产业新业态、提高组织化规模化经营水平、促进农畜产
品营销等,提高农牧民经营性收入。
鄂尔多斯乡村振兴
农牧民培训
2018 年第 4 期 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