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6 - 《实践》立论版2018年5期
P. 36

理论建设 /    纪念马克思诞辰 200 周年



            了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立足社会主义初                          变。的确,当代资本主义与以往相比有了很大的不同,而
            级阶段的具体实际,全面实行改革开放,最终开辟了一条                          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也出现了许多新的情况,但马克思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而正是在这样一个艰苦探索的                           义所揭示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运动规律依然存在,社
            过程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断地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必然趋势也并没有改变。因此,
            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丰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形                          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当代实践中依然具有根本指导意义,
            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重大成果。                               其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必须继续坚持。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但是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又不是一个僵死、封闭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全党统筹推进“五位                           的体系,而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生长着的活的理论,
            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实                          是随着时代发展不断认识客观世界又不断改造客观世
            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                           界的科学方法。它并没有结束真理,而只是开辟了通向
            而奋斗,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在这一新的实践过程中,形                          真理的正确道路。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人们对外部
            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是马克思                           世界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化和拓展的过程,每一代人的
            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党                           科学认识活动都为绝对真理的长河增添了新的成果,但
            的十九大对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作出了新的战                           他们的认识又不可避免地受到当时历史条件的制约,因
            略安排,我们将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开                           而又具有相对真理的属性。后人总是要在继承前人成果

            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新的任务仍然十分艰                           的基础上,继续做出新的探索,将认识过程不断推向前进。
            巨,这就要求我们继续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运用                           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人的思维是至上的,同样又是不至
            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探索和解决各种新的问                           上的。这个矛盾只有在无限的前进过程中……才能得到
            题,从而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取得更多新的成果。                            解决。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来说,也同样是如此。马克思
                                                               和恩格斯是在 19 世纪的特定历史条件下进行理论创造
                二、把坚持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推
                                                               的,他们所取得的认识成果也只能是当时条件下所能够
            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
                                                               取得的认识成果。在历史已进入 21 世纪的今天,我们当
                我们强调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指导地位,但经常会遇                         然不能停留在这些已有的成果上,而应与时俱进,从时代

            到这样的疑问:马克思主义毕竟是产生于 19 世纪的理                         的高度研究新阶段上的新问题,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不
            论成果,如今已是 21 世纪,这一理论是否还能适合当代                        断丰富和发展,推进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化。
            实践的需要?要认识这一问题,仍需从马克思主义的科                               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我们党努力把坚持
            学性质入手。                                             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结合起来,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
                如前所述,作为人类思想史上最重要的科学认识成                         位的同时,积极开展新的理论探索。马克思主义的中国
            果,马克思主义是建立在严谨的科学研究基础上的科学                           化与时代化是紧密联系着的,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
            思想体系。特别是它在哲学层次上所实现的根本变革,                           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推动马克思主义不断中国化的过
            为整个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的建构提供了科学的世界                            程,同时也是从这一具体实际出发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
            观和方法论。这样一种科学思想体系,无疑具有普遍的                           创新的过程。这一过程不仅会取得新的具体认识成果,

            真理性。虽然一个多世纪以来世界发生了许多变化,但                           而且还会不断加深我们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认识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并不过时。它所揭示的自然、社                           和理解,促使我们从这一层次做出新的反思,使马克思
            会以及人类思维等领域的最一般规律,在历史发展的各                           主义不断融入新的时代内涵。当然,要推进马克思主义
            个阶段都普遍存在,并不会因为过了一百多年就发生改                           时代化,还需要有宽广的世界眼光,密切关注世界范围



           34  实践·思想理论版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