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4 - 《实践》立论版2018年5期
P. 34
理论建设 / 守望相助新时代 团结奋斗再出发——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全国两会重要讲话精神
白云鄂博稀土资源研究与综合利用、国家能源高铝煤 的要求,培养一大批善于凝聚力量、统筹协调的科技领
炭资源开发利用、特种车辆及其传动系统智能制造等国 军人才,培养一批勇于创新、善于创新的企业家和高技
家重点实验室建设,提高蒙医药、生物制造等自治区重 能人才。大力培养、引进和使用高层次人才,推动科技人
点实验室建设水平。三是加强国家羊绒制品、核燃料元 才工程项目与各类科研、平台、基地计划精准对接。扎实
件、重型非公路矿用车、高性能纤维等工程技术研究中 做好自治区杰出人才奖、科学技术奖、突出贡献专家和
心建设。四是围绕自治区优势产业、重点培育的新兴产 “草原英才”等评选工作。实施分层分类“人才项目引领
业、有发展潜力的地方特色产业,联合和引进国内高端 支持计划”。加快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拼搏精神的企业
要素,巩固和新组建一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发展 家、具有探索精神的创新型人才和从事先进制造的工程
一批联盟区域分中心。积极探索联盟核心圈的组织模 师与产业工人队伍,形成与三大变革需求相匹配的人才
式和运行机制,推动联盟组织化、制度化和规范化运行。 梯队,确保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
五是依托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建设一批国家技术创新 (四)优化制度环境。创新环境是激发创新活力的
中心,形成若干具有强大带动力的创新型城市和区域创 重要保障。综合国力的竞争,关键是人才的竞争,人才
新中心。 竞争根本上又是制度的竞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着
(三)加快培养创新队伍。马克思说过,“人是生产 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向用人主体放权,为人才松绑,让
力中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创新驱 人才创新创造活力充分迸发,使各方面人才各得其所、
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为了加快形成一支规模宏大、富 尽展其长。为此,重点抓好:一是优化新技术管理服务,
有创新精神、敢于承担风险的创新型人才队伍,要牢固 加大政府研发投入,突出体制机制创新与协同整合,加
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第一资本、第一推动力的思想,重 快推进产业技术创新平台建设;二是优化新企业管理服
点在用好、吸引、培养人才上下功夫。要用好科学家、科 务,切实做到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三管齐下”,
技人员、企业家,激发他们的创新热情。为此,重点抓好: 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三是优化新产业管理服务,放
一是增强人才意识。意识是行动的先导。习近平总书记 宽新产业、新业态的市场准入,落实税收优惠、保险、价
强调,“要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寻觅人才求贤若渴,发现 格补贴和消费者补贴等政策,降低新技术进入市场的成
人才如获至宝,举荐人才不拘一格,使用人才各尽其能”, 本,着力优化政府服务和市场环境;四是优化新要素管
“人才是事业发展最宝贵的财富,人才资源是党执政兴国 理服务,加快军民技术双向转移转化,促进知识、技术、信
的根本性资源”,“必须造就一支规模宏大、素质优良、门 息、数据等生产要素合理流动、有效集聚。健全保护创新
类齐全、结构合理的人才队伍”,这是新形势下内蒙古做 的法治环境,营造竞争共生的创新生态。构建人才培养、
好人才工作的先导和前提。在人才发展理念上,要加快 人才评价、人才流动、人才激励、人才引进、投入保障为重
从物力资本优先积累向人才资本优先积累的转变;在人 点的人才制度体系。
才发展治理上,要加快从政策规范向法律规范的转变; 实现高质量发展需要动力变革,对于内蒙古这样一
在人才发展模式上,要加快从计划配置向市场配置起决 个欠发达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推进动力变革既是要求
定性作用转变;在人才发展重点上,要从优先考虑规模 也是责任,只有“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
扩张向重点关注素质提升和结构优化转变;在人才工作 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开放上,要配合中央“一带一路”倡议,实施更加开放的 才能够实现经济高质量的发展,才能满足人民生活的高
人才政策,把人才国际化作为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组成 质量需要,才能把祖国北部边疆这道风景线打造得更加
部分,积极参与全球人才竞争,增强我国人才国际竞争 亮丽。
力。二是实施科技兴区战略。按照“在创新实践中发现 (作者系内蒙古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正高级经济师)
人才、在创新活动中培育人才、在创新事业中凝聚人才” 责任编辑 :康红波
32 实践·思想理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