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1 - 《实践》立论版2018年5期
P. 41
内蒙古新型智库 / 理论建设
因势利导 创新模式 拓展路径
——对我区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几点思考
曹永萍 刘梦雨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重要的国家战略,是拉动经 贡献。
济增长的新引擎。农民工返乡创业是“大众创业、万众 ( 三 ) 农民工返乡创业推进了农牧民就近转移就业
创新”的重要内容,在助力乡村振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和脱贫致富。过去,农牧民工“打工一人、致富一家”,对
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我区要多措并举,汇聚各方力量,为 社会仅起到“做加法”的效应,而今,农民工“返乡创业、
返乡农民工创业提供良好的环境,助力农民工返乡创业 带动一方”,则对社会产生“做乘法”的倍增效应,形成
之路越走越宽广。 “一人带动多人就业”的积极局面。农民工返乡创业不
仅有利于其自身价值的实现、经济效益的提高,还通过
一、促进农民工返乡创业,助推农村牧区共 创业带动就业,让更多乡亲可以就近就业;既盘活了土
圆小康梦
地资源和存量劳动力,发展了农业,反哺了农村,更带动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推 了农牧民增收创收,对加快农村脱贫攻坚至关重要。与
动农民工返乡创业对于我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 此同时,大量农民工返乡创业,会催生一批新型职业农
要的现实意义。 民、农民企业家和新乡贤等,他们以自己的经验、学识、专
(一)农民工返乡创业农牧业现代化。农民工返乡 长、技艺、财富以及文化修养参与新农村建设和治理,对
创业,大部分是从事现代农牧业。这些接受了城市文化 凝聚人心、促进和谐、重构乡村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熏陶的优秀青壮年返乡创业,将因外出务工而增强的市 二、完善服务体系,助力返乡农民工实现创业
场意识、互联网思维,掌握的先进科学技术和生产方式 梦想
等,与家乡的各种资源进行整合,因地制宜发展特色规
模化种植、养殖业及农副产品加工业等农牧业产业,促 (一)加强沟通 , 以乡情引导返乡创业。吸引在外能
进农牧业生产向产业化、规模化、专业化方向发展,推动 人回乡创业,能够较快地推动本地经济发展,要积极推
农村牧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同时,创业形成的集聚 动这一促进农村牧区发展的有效举措。
效应优化了当地原有的产业结构,使配套和相关产业均 一是要营造浓厚氛围。把促进农民工返乡创业作
得到协同发展,对激活农村牧区经济自主增长的内生动 为招商引资的重要内容,建立与在外能人沟通联系的长
力和实现农牧业转型升级都起到示范引领作用。 效工作机制,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向在外能人宣传介
( 二 ) 农民工返乡创业推进了新型城镇化。返乡创 绍家乡的巨大变化,了解其在外创业情况,帮助其解决
业农民工是连接城市和乡村、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 实际困难,以乡情感化和吸引在外能人回乡投资创业,
重要纽带。农民工返乡创业虽然是农民工自身发展方式 形成“人回乡、企回迁、钱回流”的生动局面。
的转型,但它带动了城乡之间在市场、资本、信息、技术、 二是强化宣传引导。建立返乡创业咨询处,负责对
管理、人才和理念等方面的密切联动和融合。农民工返 现有政策解释说明,为有创业意向的人提供指导。要树
乡创业不仅推进了优势资源由城市向农村、由经济发达 立一批返乡创业典型,广泛宣传其创业事迹,组织典型
地区向不发达地区的逆向流动,也带动了资本、技术和 人物现身说法,提高全社会对农民工返乡创业重要意义
劳动力等要素向小城镇集聚,为区域经济发展增添了动 的认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
力,支撑起城镇化的产业基础。与此同时,发展小城镇的 (二)因势利导,找准创业方向和项目。据相关学者
基础设施和配套产业,能够使公共服务向乡村延伸,为 调查,农民工创业的初始投资额平均为 10.9 万元,42%
开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协同发展新局面作出了重要 来自于自己的打工积累,58% 来源于借贷,可见农民工
2018 年第 5 期 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