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1 - 《实践》思想理论版2018年2期
P. 51
建设民族文化强区 / 文化彩虹
以马克思主义指导内蒙古文化建设
孟荣涛
文 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人的全面发展、社会的 求,大力加强文化强区建设,着重解决全区人民日益增长
全面进步起到重要推动作用。一个国家、一个
的美好文化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文化发展之间的矛
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 盾,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为指导,坚定草原文化自
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习近平总书记 信,传承发展民族文化和草原文化,为把内蒙古建成文化
在十九大报告中进一步指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 强区和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
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结 强国作出新贡献。
合实践发展经验得出的结论是,文化和文化自信具有
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文化观
重要地位和重大意义,这一理论成果凝练并提升至一
个崭新高度。因此,必须“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作为精神引导和价值引领,不仅
主义文化繁荣兴盛”“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丰富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世界,更增强了整个中华民
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 族的精神力量。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
义文化强国”。 主义先进文化的根本指导思想,决定着社会主义核心价
新时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进一步加强和 值体系建设的根本性质和方向。我区要坚持以马克思主
巩固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指导地位。要深刻认识马克 义文化观为指导,推进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建设。
思主义文化观是科学、唯物的理论观念,它以唯物史观 内蒙古文化事业坚持和发展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为基础,从世界观等宏大层面来审视和解析社会文化现 文化建设理论,尊重社会历史和文化自身发展规律,不断
象,对文化的社会地位和作用以及发展规律作出科学揭 提高精神文明建设水平,依靠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来引领
示与理论概括,总结社会文化建设与发展过程中呈现的 和推动文化事业发展。坚持文化理论创新,用发展着的
规律,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供了科学的思路启发 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内蒙古文化建设,彻底改造落后文
和实践范式。 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作为多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十九大报告中所讲的,我国社会 民族聚居地区,内蒙古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自治区党
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 委、政府始终坚持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原则,坚持马克
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同样,在文化领域也 思主义指导地位,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
面临着这一转变。内蒙古自治区要结合新时代发展要 头脑、教育人民,统一思想、增进共识,从而把高度的文化
2018 年第 2 期 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