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 - 2020年党教版05期
P. 9
实践·党的教育版 2020·5
入。 夏马尔大学教授卡玛奇亚表示,中国的脱贫攻坚战,
四是坚持社会动员,凝聚各方力量。脱贫攻坚, 不仅是中国消灭贫穷问题,更是为人类社会作出的
各方参与是合力。必须坚持充分发挥政府和社会两 巨大贡献,为包括发达国家在内的所有国家作出了
方面力量作用,构建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 榜样,这是中国方案和中国理念对世界的贡献。
互为补充的大扶贫格局,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引领市
场、社会协同发力,形成全社会广泛参与脱贫攻坚格 第二个问题:清醒把握打赢脱贫攻坚战
局。 的困难挑战。
五是坚持从严要求,促进真抓实干。脱贫攻坚,
从严从实是要领。必须坚持把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贯 脱贫攻坚成效巨大,但面临的困难挑战也同样
穿脱贫攻坚工作全过程和各环节,实施经常性的督 巨大,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依然不少。行百里者半
查巡查和最严格的考核评估,确保脱贫过程扎实、脱 九十。要清醒认识和把握打赢脱贫攻坚战面临任务
贫结果真实,使脱贫攻坚成效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 的艰巨性,清醒认识把握实践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
验。 解决这些问题的紧迫性,不放松、不停顿、不懈怠,把
六是坚持群众主体,激发内生动力。脱贫攻坚, 困难估计得更充分一些,把挑战认识得更到位一些,
群众动力是基础。必须坚持依靠人民群众,充分调 做好应对和战胜各种困难挑战的准备。
动贫困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坚持扶贫和扶 第一,从脱贫攻坚任务看,截至 2017 年底,全国
志、扶智相结合,正确处理外部帮扶和贫困群众自身 农村贫困人口还有 3046 万人,贫困发生率仍在 3%
努力关系,培育贫困群众依靠自力更生实现脱贫致 以上。3 年要实现脱贫 3000 多万人,平均每年 1000
富意识,培养贫困群众发展生产和务工经商技能,组 多万人,压力不小,难度不小。这个压力和挑战主要
织、引导、支持贫困群众用自己辛勤劳动实现脱贫致 是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任务艰巨。而且脱贫攻坚
富,用人民群众的内生动力支撑脱贫攻坚。 越往后,遇到的越是难啃的硬骨头。
以上这些经验弥足珍贵,要长期坚持并不断完 目前,贫困人口超过 200 万的有 7 个省区,贫困
善和发展。 发生率超过 18% 的贫困县有 111 个、超过 20% 的贫
我们在扶贫脱贫方面取得的成就和经验,赢得 困村有 1.67 万个。按照这些县和村前几年每年贫困
国际社会高度评价。2 月 1 日,《人民日报》以“中国 发生率下降 3 至 4 个百分点的速度,在剩余 3 年时
减贫之路‘优质高效’——国际人士积极评价中国 间内完成脱贫目标,任务十分艰巨。特别是“三区三
脱贫攻坚成就”为题,报道了这些评价。我建议大家 州”地区,不仅贫困发生率高、贫困程度深,而且基础
读一读这篇报道。报道中讲到:联合国粮农组织减 条件薄弱、致贫原因复杂、发展滞后较多、公共服务
贫项目官员安娜·坎波斯表示,中国在减贫领域取得 不足,有的地方可以用“有天无地,有山无田,有人无
巨大成果,是因为始终把扶贫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并 路”来形容,脱贫难度更大。全国建档立卡贫困村居
且在扶贫方面有清晰的目标,中国在减贫领域为其 住着 51% 的贫困人口,普遍存在村两委班子能力不
他国家树立了榜样。美国著名未来学家约翰·奈斯 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严重滞后,村内道路、入户
比特讲到,从全球背景来看,中国减贫努力对寻求摆 路、环境卫生设施短缺,大量危房需要维修和重建等
脱贫困的新兴经济体具有巨大价值。法国著名经济 难题,贫困村无人管事、无人干事、无钱办事现象突
学家米歇尔·阿列塔指出,中国的扶贫成功经验值 出。
得推广学习。德国政治学家沃夫拉姆·阿多菲认为, 当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因病、因残致贫比例
中国政府是将减贫事业作为其使命和责任来对待和 居高不下,分别超过 40% 和 14%,缺劳力、缺技术的
解决的,中国的减贫经验为世界提供了借鉴。印度 比例分别占到 32.7% 和 31.1%, 65 岁以上老人占比超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