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1 - 实践09期 印刷版 PDF
P. 41

2022年第9期/总第1449期
                                                                                                        实践/每月1日出版

























                                                                                   达拉特旗光伏发电基地
                                                           2
          点行业达到能效标杆水平的比重。实施工业园区                                     集约高效利用矿产资源
          节能工程,推动能源系统优化和梯级利用。

              二是开展重点用能设备节能增效。严格执行                             内蒙古资源型产业比重偏高,矿产资源利用
          电机、风机、水泵、工业锅炉等设备的国家能效标                          水平总体较低,实现工业高质量发展必须摒弃
          准。综合运用价格、补贴等多种手段,推广先进高                          过度依赖资源开发、资源消耗推动产业发展的做

          效产品设备,加快淘汰落后低效设备。实施电机                           法,节约集约利用资源,促进资源向高质高效领
          能效提升计划,开展存量电机节能改造,推广高效                          域流动。
          节能电机。建立健全重点用能设备节能监督检查                               一是加强资源循环高效利用。煤炭、稀土

          和日常监管机制,确保能效标准和节能要求得到                           是我区最具优势的资源,但产业链条短,资源
          有效落实。                                           转化增值水平较低,要着力发展精深加工,延
              三是推进新型基础设施节能。优化数据中心                         伸产业链条,坚持横向耦合、纵向延伸,推动产
          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布局,避免低水平重复                           业循环链接,构建企业首尾相连、互为供需、互

          建设。严格执行通讯、运算、存储、传输等设备的                          联互通的产业链,通过将资源“吃干榨尽”提
          国家能效标准。优化新型基础设施用能结构,推                           升综合利用水平,真正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
          广直流供电、分布式储能、“光伏 + 储能”等模式。                       优势。

          加强数据中心节能审查和能耗在线监测。推广高                               二是加强工业固废综合利用。深入落实资
          效制冷、先进通风、余热利用、智能化用能管控等                          源综合利用税收优惠政策,推动尾矿、粉煤灰、煤
          技术。                                             矸石、冶金废渣等工业固废规模化高值化利用,
              四是加强节能管理能力建设。全面实施用能                         开发生产水泥、新型墙体材料、路面基层材料、土

          预算管理,健全自治区、盟市、旗县(市、区)及重点                        壤改良剂等产品。以乌海大宗固废综合利用基
          用能项目预算管理制度。强化固定资产投资项目                           地和托克托工业园区、乌拉特前旗工业资源综合
          节能审查,提高节能管理信息化水平。建立健全                           利用基地为重点,推动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基地建

          能源管理体系和能源计量体系。加强重点用能单                           设,形成基于区域产业特色和固废特点的工业固
          位节能目标责任考核。完善常态化节能监察制度。                          废综合利用产业发展路径。
                                                                                                            39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