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3 - 实践09期 印刷版 PDF
P. 33
2022年第9期/总第1449期
实践/每月1日出版
黑和反制。在这一背景下,党的创 网语、转换成适于网络传播的多感观 30—39 岁年龄段的占 19.9%。如不
新理论的传播特别是网络途径的传 视听材料。加强党的创新理论在内 考虑网民在网络上的活跃程度,我们
播,既十分必要、十分重要,也十分 蒙古的网络传播,需要培养一支立足 应该重点关注如何通过网络向 30—
艰巨、十分紧迫。只有树立危机意 本土、坚持党的领导、秉持正确立场、 39 岁年龄段的人群传播党的创新理
识,才能清醒认知我们身处的方位、 理解创新理念精髓、掌握网络传播技 论,包括研究该年龄段人群的学历层
拥有的段位,才有可能用足、用好、 能、善于斗争又敢于斗争的专业化队 次、思维方式、用网特点以及接受新
用活网络,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效 伍,包括“网红”队伍。 知的心理偏好,做到有的放矢。但也
传播。 三是提升受众意识,增强改进 要坚持两点论,注重打造多元化、差
二是提升专业意识,增强改进 网络传播实效。要树立一切围绕受 异化理论宣传融媒产品,尤其是不能
网络传播的技能。传播向来是一门 众、一切方便受众的理念,做到创新 忽视对 30 岁以下网络活跃人群的理
专业化的学问,在网络传播时代更 理论传播的通俗化、形象化,让受众 论引导,深入做好网民内部的分众化
是如此。改进党的创新理论的网络 自觉接受、主动理解。近些年我们分 理论宣传,让党的创新理论真正飞入
传播,除加强网络传播规律的专业性 析受众构成、搞分众化宣传取得了一 寻常百姓家。
研究外,亟需一批“知识生产型”专 定的经验,应该深入总结提炼。2021 作者系自治区党委党史和文献
业人才,把党的创新理论转化成网言 年底全国网民超过 10.3 亿人,其中 研究室主任
用好互联网平台
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深入人心
文 | 李树林
播生态,互联网成为信息传播的常
态,手机应用成为信息传播的“主阵
地”,党的创新理论传播形态、渠道、
方式理应做出与时俱进的改变。探
索如何在传统传播方式的基础上,
结合运用互联网平台的优势,立足
优质的内容和形式,推动党的创新
理论传播系统性创新,既是现实所
需,也是长远之举。基于当前互联
网发展新形势,运用互联网平台推
进党的创新理论传播走深走实,需
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理论宣传普及的首要政治任务。全 要抓好以下方面。
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落地生根,是 媒体时代,媒介变革彻底改变了传 一要坚持政治性、原则性,着
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