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0 - 实践09期 印刷版 PDF
P. 30

特别策划





                张树德:老区大戏的新使命





               文 | 宋玉静


                  “迎烽火,战烈焰;举刀枪,斗敌                 革命文化红色基因、传承着民族文                    宁城县乌兰牧骑事业的发展壮大。

               顽;中华有我英雄汉,杀尽倭寇复河                   化深沉血脉的综合文艺队伍诞生,                        几十年来,张树德在民族团结
               山!”秋日清晨,宁城县乌兰牧骑门                   乌兰牧骑这面鲜艳的红色文艺旗                     进步工作中担任着重要角色,发挥
               前,张树德哼唱着熟悉的曲调,又一                   帜在紫蒙湖畔、大明塔边冉冉升起。                   了重要作用。在他的带领下,队员

               次登车出发。                             历经半个多世纪的岁月变迁,队员                    们将理论政策法规与文艺节目连通
                   这次的目的地是大城子镇四龙                  不断新老更替,但是他们扎根基层、                   起来,说“大众话”,唱“团结歌”。歌
               村下窝铺组,依然是早出晚归,依然                   服务人民的初心矢志不渝,乌兰牧                    曲《五星红旗飘起来》、器乐《黑骏
               是“一天三开箱”(上午、下午、晚上                  骑的红色基因历久弥新。队员们用                    马》、舞蹈《美丽草原我的家》、戏剧

               各演一场)。不辞披星戴月的疲累,                   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把党的关                   《同仇敌忾》等一个个自编自导的民
               不畏酷暑严寒的劳顿,59 岁的张树                  怀送到大山深处,把丰富多彩的文                    族团结文艺节目相继诞生。队员们
               德早已习惯了这样的奔波。                       化服务送到农民身边,把民族团结                    在初春深入工厂车间,在盛夏走进

                   曾多次获得国家文化部“优秀                  的故事传向四面八方,成为宁城大                    社区校园,在深秋来到田间地头,与
               青年演员”奖、中国评剧艺术节“表                   地上一道美丽动人的风景线。                      广大群众共述宁城儿女团结友爱、
               演一等奖”、内蒙古自治区精神文明                       1985 年担任演出队长,1989 年            亲如一家、共同进步的生动故事,引

               建设“五个一工程”奖等大奖的张                    担任副队长,1995 年担任党支部书                 导各族各界干部群众守望相助、开
               树德,扎根基层 43 年,将一出出“大                记,2003 年担任队长,张树德在一步                拓进取,用文艺的形式让“三个离不
               戏”唱遍革命老区的村村寨寨、山山                   一个脚印的成长中,见证并推动了                    开”“五个认同”思想深深植根于各
               水水,又在新时代里担负起新的使

               命,踏上新的征程。


                         回首·怀念



                   时隔多年,张树德依然清晰记
               得加入宁城县评剧团的日子——
               1979 年 9 月 9 日。这是宁城县乌

               兰牧骑的前身之一,1985 年并入县
               乌兰牧骑。意气风发的 16 岁少年
               与宁城大地上红色文艺轻骑兵的故

               事在他的回忆中逐渐铺展开来。
                   1966年7月1日,一支熔铸着                                                           《烽火宁城》剧照  邵飞龙/摄
               28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