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3 - 党教版06期
P. 33

实践·党的教育版 2020·6




            晰明确的联系;又总结出关于支配权和请求权相互区分、
                                                                相关链接
            处分行为和负担行为相互区分以及违约责任和侵权责任
            相互区分的概念整理方法,使得大量的民法概念能够区
            分和归并为制度,并使得各种法律制度能够既有分工又                                        民法典时代开启,
            有配合地、融洽地在各自领域里发挥其功能作用。如果                                    以私权保护兑现善法良治
            不依靠这些基本逻辑来编纂,民法典根本无从谈起,因为

            大量的民法规范和制度都是一盘散沙,或是被形容为“随                                 回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整个诞
            意堆放的一袋土豆”。民法中的这些体系性科学,是人类                             生历程,可以说一路坎坷。相关制定工作数次
            社会依据民法治理国家的经验总结,既是民法典编纂的                              启动,又几经搁置。就这样走走停停,六十年
            基本技术手段,也是我们从事民法学习研究和民事司法                              弹指一挥间。直至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一锤
            活动的基本技能。                                              定音,提出“编纂民法典”的重大立法任务。这
                同时,依据体系性科学,我国民法典编纂还采取了总                           之后,又经过数年艰苦努力,调动最精锐专业
            则和分则相互区分的模式。原因在于,这种法典编纂方                              力量、凝聚最广泛社会共识之后,以“保护私权
            式不但是体现法律关系逻辑和民事权利区分科学的最佳                              利”为宏旨的民法典终于通过。
            方式,而且也是学习研究、贯彻实施民法的最佳方式。所                                 法典之名,厚重恢弘。民法典是“社会生

            有的民事活动中都会有民事主体、民事权利,都会涉及民                             活百科全书”,是民事权利的宣言书和保障书。
            事责任。如果民法立法按照具体的民事活动情况来编写                              一部民法典,整合、编订了《民法总则》《物权
            的话,那么,每一个民事活动的法律制度中都要详细地规                             法》《合同法》《婚姻法》《继承法》《侵权责任
            定主体、民事权利和民事责任应该怎样,这样立法就必然                             法》等等。从某种意义上说,民法典无所不包、
            大量重复。因此,民法典编纂的体系性科学借鉴了数学                              宏大庞杂,但也纲举目张、条分缕析。它事关
            上“提取公因式”的做法,把民事活动中具有共同性的规                             公民生活的方方面面,甚至其本身就是建构生
            则“提取”出来,作为一般规则规定在民法典之中。然后,                            活范式的基石之一。
            民法典又把具体民事权利按照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的区                                  民法典整个编纂进程备受关注,其中有关
            分来划分为多个分则,在这些分则之中展现各种权利及                             “高空抛物”“设立离婚冷静期”“土地权属制
            其相对具体的要求。这样的法典编纂方法,不仅仅极大                              度”等均成为了热门话题。这些热点其实只是
            节约了立法成本,而且也为我们学习研究和贯彻实施民                              民法典的“技术性细节”,其在整体层面的影响

            法,提供了方法论上的指引。                                         力和必将释放出的价值,远不止于此。
                科学立法居于立法原则的首位。将庞大的民法规范                                从宏观脉络上看,民法典最大意义之一,
            和制度按照体系化科学编纂为一个有机和谐的整体,正是                             就是宣示了对于私产、私权的力挺。民法典明
            贯彻科学立法原则的结果。总体而言,本次民法典编纂按                             确,“国家、集体、私人的物权和其他权利人的
            照体系化科学的要求,消除了原有民事立法散乱且存在内                             物权受法律平等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
            在混乱的弊端,遏制了立法盲目和冲动,实现了民事立法                             侵犯。”让有恒产者更有恒心,民法典给所有人
            体系的极大改进,充分彰显了民法发展史上曾倡导的“体                             吃下了定心丸。这是对改革开放多年成果的
            系化效应”的积极作用,民法典被定名为“典”,可谓实至名                           法律确认,也从根本上让民众坚定了信心。以
            归。我们学习研究和贯彻实施民法典,也应对民法典的体                             国之重器开启善法良治,自此可期。

            系性科学予以充分尊重,唯有如此,才能保障民法典立法                                                          (来源:光明网)
            目的的实现,并以此更新、完善民法理论知识,提升民法分                                             (本栏目责任编辑 / 张  晶)
            析和裁判的专业水平,更好地指导和规范民事活动。■
                                                                                                              31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