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0 - 党教版06期
P. 30
SJDDJYB 本期关注
为“时代之问”交上一份合格答卷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院长王轶谈民法典颁布
法典为解决“时代之问”作出哪些贡献?记者就有关
问题采访了中国法学会民法学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
长、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院长王轶。
记者:民法典反映出怎样的时代精神和时代特
征?
王轶:此次民法典编纂的核心和关键任务就是要
为“时代之问”交上一份合格的中国答卷,所以在民
法典编纂过程中,一个主要的努力方向就是要回答 21
世纪第二个十年和第三个十年的交汇期,我们所面对
的这些具有时代特点的问题。
首要的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
如何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
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民法典是中国特色社会主
【民法典共分为7编加附则】
义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
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
编纂民法典的过程就是一个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制度的过程,同时也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
能力现代化的过程。
人类正在从工业文明步入信息文明时代,也提出
了很多新问题新要求。比如,信息文明时代的能源——
盛世立法典,民法典的颁布是我国社会生活中的 数据,在民法典中处于什么样的位置、网络虚拟财产又
一件大事,其中也浸润了很多法律学者尤其是民法学 占据什么样的位置。民法典总则编第 127 条作出了
者的心血。如何看待这部充满中国智慧的民法典,民 初步回应。再比如,信息文明时代怎么对大数据下的
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