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1 - 《实践》思想理论版2018年3期
P. 61

工作广角 / 专刊专版



            地和贫困农户的能力更强。                                         按照“精准对接、分类施策”的工作思路,推进农业
              四是完善制度,规范管理。明确县级农发机构在资金                          开发与扶贫攻坚无缝对接。一是结合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
            安全、规范、有效使用上的监管责任,既统筹到精准扶贫                          大力改善贫困地区的农业基础设施,针对当地主导产业因
            项目上来,又严格按照各自规范程序,做到有规可依。抓                          地制宜完善各项功能区布局,吸引规模经营主体介入推进
            早,早施工让农民早受益。管细,细化工程建设标准和时                          高效农业规模化。二是结合产业化经营项目资金扶持,支
            间,做到精准施工,既保证工程进度又确保建设质量。求                          持规模经营主体建基地发展特色产业。大力扶持特色农产
            精,做到精心设计、精心施工,建精品工程。做实,严格                          品的深精加工,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实现特色农产
            把住质量关,从工程是否按设计施工、工程量是否符合设                          品多层次增收,使贫困户在加工、转化、贮运、包装各环
            计要求、材料是否达到国标等方面进行监管。                               节都能参与,分享效益。三是利用农发财政资金的引导、
              五是绩效评价,注重实效。发挥财政绩效评价的倒逼                          调整作用,设定土地规模,要求带动贫困户数,引导规模
            作用,确立“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的绩效观,加强                          经营主体与贫困农户建立有效的利益联结机制。
            事前、事中、事后监督检查和农发风险防控工作。严把                                         精准扶贫坚持“四抓”
            项目管理关,把工程质量作为项目实施重中之重,树立以                            抓基础,改善贫困村的农业基础设施。2017年拨付全
            管理保质量、以质量促进度,以进度求效益的理念。严把                          市贫困县区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资金3568万元,治理面
            资金使用关,严格执行资金国库报账制,严格资金拨付比                          积2.41万亩,占全市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财政资金总额
            例,严格资金审核报账程序。严格项目监督关,实施全方                          的47%。
            位监督,纪检、设计、财政对农发项目各环节进行监督检                            抓扶持,增强农业产业化发展动力。各项目旗县区均
            查,项目区村两委及村民代表全程参与项目建设。严把项                          制订优势特色产业项目库,通过对入库项目和企业的专家
            目建后管护关,实行建设台账签字移交的办法。每个项目                          评审、考核,选择68个带动力强、贫困农民增收明显的龙
            区工作的优劣,由项目区农民说了算,是否脱贫群众说了                          头企业和合作社用三年时间予以扶持。
            算。                                                   抓龙头,发挥骨干企业示范带头作用。重点扶持
                            精准对接分类施策                           “伊利”“蒙羊”“蒙清”“赛科星”“昌德和”“蒙
              在推进扶贫开发工作中,呼和浩特市农业综合开发办                          川”“华欧”等骨干重点国家级和自治区级龙头企业,形
            牢牢把握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把农民增                          成“龙头企业+基地+贫困农户”的带动格局。
            收放在第一位。通过全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夯实现代                            抓特色,发挥好特色资源及产品优势。2017年全市贫
            农业发展的基础;通过精淮扶持产业化项目,助推精准脱                          困县区实施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19个,投入财政
            贫取得实效。在推动优势特色产业做大做强的同时,把地                          资金2000万元,重点支持马铃薯、小杂粮、果蔬、粮油等
            方土特产和小品种做成大产业,让增收成为稳定脱贫的动                          特色产业开发,向周边贫困地区和农户辐射,提高贫困农
            力。                                                 户经济收入,促进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2018 年第 3 期  59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