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7 - 《实践》党的教育版2018年11期
P. 17
壮阔东方潮 奋进新时代——庆祝改革开放 40 年 / 特别关注
支柱产业多元化的现代工业新体系方向迈进。全区工 (四)对外开放活力增强,开放水平全面提升。目
业增加值由 1978 年的 21.8 亿元扩大到 2017 年的 5109 前,全方位、多层次的开放格局日臻完善,全区外向型经
亿元,比 1978 年增长 112.8 倍。大力推动服务业转型升 济发展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新变化。外贸进出口总额由
级,第三产业增加值由 1978 年的 12.7 亿元增加到 2017 1978 年的 0.2 亿美元增加到 2017 年的 139 亿美元,增
年的 8047.4 亿元,比 1978 年增长 150.4 倍。多种所有 长 867.6 倍,年均增长 18.9%。自治区进出口贸易结构
制经济共同繁荣发展。2017 年,全区非公有制经济增 已由加工贸易为主转变为一般贸易为主体,高新技术产
加值占 GDP 比重为 63.3%,比 2013 年上升 0.5 个百分 品出口从无到有,逐步扩大,进出口贸易结构进一步优
点。在规模以上工业中,非公企业数量占全部规模以上 化。一般贸易进出口占进出口总额比重上升到 2017 年
工业企业的比重达到 80% 以上。非公经济纳税额占总 的 56.8%。贸易伙伴已由 80 年代初的 30 多个国家和
税收收入比重为 67.7%。城镇化水平显著提高。城镇人 地区增到目前的 100 多个国家和地区。
口占总人口比重由 1978 年的 21.8% 上升到 2017 年的 全区不断改善投资环境,积极承接对外项目,利用
62.0%。区域发展协调性明显增强。2017 年 , 东部五盟 外资和对外投资规模不断扩大,全方位开放取得重大
市地区生产总值 5002.3 亿元;呼包鄂地区辐射带动作 进展。1984-2017 年,实际利用外资额累计为 492.3 亿
用增强,2017 年,三市经济总量为 9076.6 亿元,占全区 美元,年均增长 25.4%。对外经济技术合作更加紧密。
12 盟市合计的 56.0%。县域经济发展壮大。2017 年, 1976-2016 年,对外经济合作完成营业额累计 10.5 亿美
全区县域生产总值占全区 103 个旗县区生产总值合计 元。2017 年,对外投资企业(机构)47 家。其中,对“一
的 55.2%,占据“半壁江山”。 带一路”沿线国家意向投资项目 27 个,约占全区新设对
(三)投资建设硕果累累,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夯实。 外投资项目的 60%。
改革开放以来,为改变落后面貌,自治区在大力发展经 内蒙古立足口岸优势,进一步密切与铁路、公路沿
济的同时,进行了大规模的基础建设,极大地提高了社 线各主要城市的交流与合作,努力构筑连接俄蒙、面向
会生产力水平,经济发展基础和后劲明显增强,投资建 全国的进出口资源加工集散地,先后开通了公路、铁路、
设硕果累累,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夯实。1985-2017 年, 空运等口岸 18 个。2017 年,全区口岸进出境货运量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累计达 11.1 万亿元,其中 8706.9 万吨,进出境客运量 586.3 万人次,进出境交通工
“十二五”时期以来的 7 年,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 8.2 具 183.4 万列辆架次。中欧班列实现常态化运行,过货
万亿元,是 1985-2010 年的 2.9 倍。随着投融资体制改 量超过 8 万标箱。同时,率先开通了呼和浩特市至德国
革的积极推进,投资渠道不断拓宽,投资主体向多元化 法兰克福铁路集装箱专用线,为内蒙古进一步扩大对外
发展,投资自主增长机制逐步形成。 开放创造了条件。
基础设施建设日新月异。交通运输方面,以铁路和 (五)各族人民共享改革成果,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公路为重点,构建起综合交通运输网络,贯通区内,加强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 1978 年的 301 元增加到
自治区与华北、西北、东北重要城市的联系,提高了铁路 2017 年的 35670 元;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 131 元
运输能力,铁路线路营业里程增加到 1.4 万公里。信息 增加到 12584 元,扣除价格因素,分别比 1978 年实际增
传输方面,大力发展各类网络传输方式,实现“三网融 长 16.8 倍和 14.5 倍,年均分别实际增长 7.7% 和 7.3%。
合”,构建起“数字内蒙古”。2017 年,全区互联网上网用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缩小。社会保障和救助服务覆盖
户 2854.3 万户,固定宽带家庭普及率 58.3%; 移动宽带 面扩大。2017 年末,全区有 162.9 万人得到最低生活保
用户普及率 86.4%。 障,964.3 万职工参加了城镇基本养老保险,495.1 万职
2018 年第 12 期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