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4 - 实践党的教育版2018年10期
P. 24
特别关注 / 塞外明珠 活力首府
全域旅游 积极探索“旅游 +”新模式 泉养生中心、温泉酒店、嬉水乐园等一批重点项目投入
使用,老牛湾黄河大峡谷续建项目全面竣工,大青山前
黄河峡谷,“老牛”巍峨。“哈素海”畔,“神泉”唱歌。
坡生态休闲旅游区后续项目稳步推进,神泉生态旅游景
山甸草原,阴山横卧。十八山沟,花草鲜活。云中古郡,“胡
区二期工程建设完成,大召、大盛魁文化片区改造基本
服骑射”。昭君出塞,和亲报国。“草原古都”,西口“敕勒”。
完成,呼和塔拉旅游区服务保障能力得到全面检验。自
辽金蒙元,“白塔”壮阔。“召庙”林立,亮丽“土默”。“万
驾车营地建设扎实起步,目前已有 5 个旗县区完成项目
里茶道”,直通蒙俄——正如我区著名媒体人宋和平在
立项等前期有关手续。这些重点旅游项目的不断完善升
《呼和浩特文化旅游“百字诀”》中描述的,呼和浩特旅游
级,为旅游业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资源丰富多样,图景壮阔而亮丽,令无数游人心驰神往、
智慧旅游全面启动。目前已完成全市智慧旅游可
醉在其中。
行性研究报告和建设方案,启动服务平台建设,实现把
近年来,呼和浩特市委、政府在现有旅游文化资源
旅游产业运行监控和应急调度、旅游电子政务和信息
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旅游 +”新模式,推动全域旅游新
资讯、旅游营销咨询和电子商务集群等同平台运行,并
发展,旅游经济较快增长,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和服务水
将呼和浩特市 10 家 4A 级景区视频监控全部整合接入
平不断提升,旅游产品供给明显增加,呈现出优质高效
国家、自治区、市级旅游管理平台。同时,依托呼和浩特
的发展态势。
汽车客运东枢纽站,启动了旅游综合服务体规划建设工
品牌创建成效显著。伊利工业旅游区被国家旅游
作。
局正式命名为首批工业旅游示范基地,敕勒川文化旅游
据统计,2017 年,呼和浩特市共接待国内外旅游人
区被评为国家首批湿地旅游示范基地。加快整合重点
数 3907.77 万人次,同比增长 13%,实现旅游收入 759.16
景区及周边资源,全力推进重点景区建设和 5A 级景区
亿元,同比增长 23%,旅游收入、接待人数稳居全区首位。
创建,2017年全年新增1家4A级景区、2家3A级景区,
今年,呼和浩特市进一步促进旅游业大调整、大变革、大
推动敕勒川文化旅游区、呼和塔拉旅游区等 5 个景区纳
跨越发展,以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为目标,按照“全
入创建国家 5A 景区项目储备库。目前,老牛湾黄河大
域布局、全景覆盖、全局联动、全业融合、全民参与”的要
峡谷旅游区、昭君博物院已编制并上报 5A 级景区申报
求,创新“全景、全业、全时、全民”模式,扎实推进呼和
材料,敕勒川文化旅游区经自治区旅发委推荐申报国家
浩特市由旅游消费集散地向休闲观光度假、多元文化传
级旅游度假区。土默特左旗、和林格尔县、清水河县、武
承、四季风光展示、旅游消费服务等全要素集聚的全时
川县全面启动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
旅游、全域旅游转变,实现呼和浩特市旅游业高质量发
产业发展加速融合。扎实推进“旅游 +”战略,通
展,力争接待国内外游客 4500 万人次以上,实现旅游综
过实施“旅游 + 文化”“旅游 + 体育”“旅游 + 康养”模式,
合收入 950 亿元以上。
成功推出了内蒙古旅游那达慕大会和《千古马颂》等文
多彩青城,多种文化,多元发展。下一步,呼和浩
化精品,上报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基地 2 个、中草药健康
特市委、政府将大力推进文化旅游强市建设,深入挖掘
旅游示范基地 8 个、中草药健康旅游示范项目 2 个;通
民族文化内涵,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传承,整
过实施“旅游 + 交通”模式,推出了“茶叶之路”“口岸
合草原文化资源,适应多层次、个性化文化发展需求,深
号”“草原之星”等精品旅游专列产品;通过实施“旅游
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推出更多群众喜闻乐见、独具地
+ 农牧业”,积极开展休闲农牧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示
方特色的文艺精品和文化活动,打造文化名片和文化品
范点创建工作,累计申报自治区级示范县 3 个、示范点
牌,积极推动文化、旅游、体育、健康、养老、会展等产业深
16 个。
度融合,让首府百姓和各地游客真切领略到“一城千古
重点工程扎实推进。昭君博物院经过近 3 年的“品
韵,塞外万般情”的独特韵味。
牌景区”建设投入运营,敕勒川文化旅游区万亩草原、温
责任编辑:刘 佳
22 实践·思想理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