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1 - 实践党的教育版2018年10期
P. 21
塞外明珠 活力首府 / 特别关注
督检查,对工作不力、效果不佳的乡村在全旗进行通报 传统文化,坚持“乡村乡土文化美”的思路,让积极、健康、
批评,并将此项活动纳入各村年终目标责任考核之列。 向上的精神文化占领农村阵地。
城乡环境综合整治行动开展以来,土左旗的农村一改此 在实践中,托县积极加大文化阵地建设力度,通过
前的“脏乱差”状况,在干净整洁舒适的环境中,人们安 培养“北半球”文化大院等乡土品牌,不断繁荣托县乡土
居乐业,共建幸福美好家园。 文化,充分调动起了群众参与乡风文明建设的积极性。
实施“厕所革命”,助力乡村发展。土左旗北什轴乡 “北半球”文化大院成立于 2013 年,是社会力量参
卡台基村是呼市附近有名的旅游景点。多年以来,这里 与国家公共文化服务的一支重要队伍,先后荣获“全区
一直是内蒙古非物质文化遗产“土默特祭敖包”的传承 十佳文化大院”荣誉称号和中宣部评选的第六届“双服
地,也是土默特左旗敖包文化旅游节的举办地点。游客 务”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多了是好事,可“如厕难”也成了卡台基村发展文化旅游 作为最基层的文化场所,文化大院是村民学习文艺
的一块短板。近年来,卡台基村积极争取“厕所革命”的 的好去处。这里常年为乡村文化爱好者免费提供活动场
政策支持,在村里建起了水冲式厕所,不但彻底解决夏 所,每天有 40 多名固定文化爱好者在大院活动,有时还
季旱厕气味难闻、蚊蝇乱飞的窘境,还最大限度地消除 有健身队和文艺团队近百人在大院排练。文化大院不仅
传染性疾病传播的污染源。 培育了多名本土文艺人才,还让这里成为了繁荣基层群
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力度,加强文化设施建设。土左 众文化生活的领头羊。
旗依据国家公共文化服务指导标准,制定了与自身经济 据文化大院主持人、歌手谢胜介绍,文化大院通过
社会文化发展相适应的建设蓝图。公共财政对文化建设 吸收社区、乡镇的业余爱好者,经常举办演出、剪纸、绘画
投入的增长幅度高于同级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 等文化活动,截至记者采访时,今年已举办各类文化活
在各乡(镇)建设标准化文化站,每个行政村均设有文化 动 30 多场。在农闲时,还会从呼和浩特市区请来文艺
活动室和图书室。旗图书馆免费向全旗人民开放,图书 专家,对爱好者们进行培训。
阅览室、电子阅览室等一应俱全。村级文化活动室、村图 今年,北半球文化大院特意加强了宣传十九大精神
书室、万村书库、草原书屋、农家书屋、老年活动中心、黑 的演出。据谢胜介绍,文化大院通过小剧、快板、三句半、
板报、宣传栏、农家讲堂等文化阵地建设不断完善,以满 二人台等多种艺术形式向群众宣传了党的十九大的方
足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的文化需求。 针政策。此外,还积极宣传了党的富民政策特别是跟农
乡村振兴,基础先行。土左旗将财政收入向民生领 村有关的富民政策。
域倾斜,有效改善了农村基础设施,有效提升了农村基 加强乡风文明建设,吸引群众参与是关键。多年来,
本公共服务水平,有效补齐了农村发展的短板。这些建 北半球文化大院一直以托县群众喜闻乐见的晋剧、台
设,正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必要基础。 阁、脑阁等艺术形式为载体,扎根本土文化,同时,又注重
调动群众积极参与民歌、二人台、民族舞等当地群众擅
本土风唱响正能量
长的艺术比赛,将表演者与观众牢牢融成一体。文化大
乡村美不美、农村富不富,不仅要看村容村貌、经济 院的成功,绝非偶然。
发展、基础设施等硬指标,更要看文化服务、乡风文明等 呼和浩特是自治区的首府,发展底蕴深厚。只要扎
发展“软环境”。在乡村推进文明建设,一定要从实际出 扎实实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
发,尊重乡村本位和农民的主体地位,围绕农民需要提 活富裕的总要求,统筹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
供文化服务,组织农民开展文化活动,通过农民喜闻乐 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就能让呼
见的文艺活动,潜移默化地推动乡村移风易俗,形成积 和浩特的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呼和浩特的农民成
极向上的乡村文化。 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呼和浩特的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
在加强乡风文明建设中,托克托县大力弘扬社会主 美丽家园。
义核心价值观,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弘扬和传承 责任编辑:刘 佳
2018 年第 10 期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