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3 - 《实践》思想理论版2020年12期
P. 43

调查研究                                                                                                学习体会



 主动性,积极招商引资,吸引大量外来资本流入,同  景区同质化、旅游项目同质化的竞争发展,紧密结  中华民族一家亲  同心共筑中国梦
 时鼓励本地居民积极参与旅游经营,吸收贫困人口  合乡村振兴,不断壮大区域旅游规模,增强地区核

 参与旅游价值链,带动贫困人口就业和增收。景区  心竞争力。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
 内个体经营的数量迅猛增长,各种农家乐、特产店及  (二)适度超前,加大基础设施投入

 宾馆客栈等如雨后春笋发展起来,旅游扶贫取得了  完善的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是提升旅游品质的
                                                         刘  成
 很好的成效。  关键,而目前落后的交通设施、通信网络已成为卓资

 (三)旅游 + 创新,让农村要素动起来  旅游发展的主要瓶颈。大力改善旅游基础设施,首  习近平总书记在 2019 年召开的全国民族团结进  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不断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解
 旅游扶贫的发展,核心竞争力是旅游产品和旅  先要优化交通基础设施布局,畅通重点景区与主干  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深刻总结了新中国成立 70 年,  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为世界各国治理民族问题

 游业态的创新。2018 年国庆假期,林胡古塞由于网  道的连接,加快景区干线公路、景区景点连接线公路  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民族工作的辉煌成就和  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红玻璃吊桥,游客突破 8 万人次;2019 年国庆假期,  建设,实施重要旅游景区及其集散中心、集中连片特  宝贵经验,全面分析了当前我国民族工作面临的形
 林胡古塞旅游区大熊猫馆正式开馆,吸引 3 万多游  困地区等道路建设,增强景区道路通行能力,构建特  势,明确提出了新时代民族工作的总体要求和工作重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客前往观赏游玩。  色鲜明的旅游交通网络。其次要结合新时代推进西  点,擘画了各民族共建美好家园、共创美好未来的恢
 卓资县通过发展旅游业,围绕旅游业规划产业  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等重大战略机遇,推进 5G 网  宏画卷,对于引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

 发展,探索多产业、多业态融合发展模式,借助近几  络、数据中心等新基建的超前规划与建设,实现互联  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
 年打造的吉祥九曲旅游文化节、熏鸡美食旅游文化  网全覆盖。再次要加快旅游接待设施建设,对现有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重新学习总书记的这次重要  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
 节、骆驼冰雪旅游文化节等丰富多彩的节庆平台,使  酒店、餐馆、停车场、游客中心等接待设施进行改造  讲话,全面把握其核心要义,是做好当前民族工作的  同体意识为主线,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为基础性

 旅游业与当地熏鸡产业、特色农产品加工、冷凉蔬菜  升级,努力提高旅游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  重要前提。在学习过程中有以下几点体会。  事业抓紧抓好。适应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以各族群
 加工、商贸物流深度融合。  (三)拓展渠道,丰富旅游扶贫业态                                众为主体,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加

 作为北疆生态屏障,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是旅  “九个坚持”的经验弥足珍贵                           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为根本途径,全面深入开展
 三、探索致富新路,让旅游产业引领  游发展、助力脱贫的重要遵循。首先要把大青山自                      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是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
 高质量发展  然保护区不适合生产生活的项目和人群移出,限制  70 多年前,我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        事业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

 辉腾锡勒草原核心区的风电产业发展,引导这一区  共同缔造了新中国。在党的民族政策的光辉指引下,               梦的必然要求。
 明年是“十四五”规划启动年,卓资县要充分贯  域发展生态旅游,拓展农牧民脱贫就业渠道。其次  少数民族当家做主人,少数民族的面貌、民族地区的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基础,是要构

 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的重要指示批示精  要拓展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娱乐、研学、康养等功  面貌、民族关系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都发生了翻  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深刻认识全国各族人民是
 神,高位谋划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让旅游产业  能,提升旅游扶贫产品的品质,对传统旅游扶贫产品  天覆地的历史性巨变。习近平总书记将新中国 70  血脉相连、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各民族只有把自

 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领航产业。  提质升级,增加旅游扶贫产品的文化含量。再次要  年民族工作经验高度概括为“九个坚持”,这“九个  己的命运同中华民族的整体命运紧紧连接在一起,
 (一)科学规划,高位开发旅游资源  对同质化的旅游扶贫产品进行改造,加大差异化的  坚持”,涵盖了我们党关于民族工作的重大探索和创  才有前途,才有希望。中华民族共同体,既是文化共

 要依托区位、交通、自然和人文资源的优势,  品牌建设力度,通过创新旅游业态,发挥景区品牌效  新,深刻阐释了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的  同体,也是利益共同体,更是命运共同体。
 在旅游产业发展规划上,立足“奔腾大河黑,秀美  应,拓宽销售渠道,让旅游产业真正成为卓资县高质  精髓要义,集中展现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  习近平总书记讲的“五个认同”中更长远更根本
 绿长廊,休闲养生地,文化卓资山”的发展定位,全  量发展的引领,赋能全面小康。  的累累硕果,标志着我们党对民族工作规律性认识  的是增强文化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是最深层次

 力打响“卓资熏鸡香,四季好风光”旅游品牌形象,  (联合调研组成员:陈小明  王永丽  赵福静  达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高度。我们要倍加珍惜、保持  的认同,是民族团结的根脉。中华文化是我国各民
 拓展扶贫新资源,多举措增加农民收入。同时在  曹弘)  定力,把这“九个坚持”作为新时代民族工作的重要           族凝聚力、生命力、创造力的源泉,是国家发展进步

 景区规划建设上,注重因地制宜、彰显特色,避免  责任编辑:张晶  原则,落实到民族工作各个领域、各个环节,在中华      的精神支柱。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凝聚力、向心力,主
 40                                                                                                         41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