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6 - 实践理论版9期
P. 26
理论建设
是”的思想路线和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就是马克思 神,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
主义的认识论、实践论同中国传统文化中“实事求 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
是”“知行合一”的“求实”精神相结合的理论成果。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
进入新时代,我们党更加注重挖掘中华五千年文明 重要源泉。”当今社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仍具有很
中的精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坚持把中华优秀传统 强的生命力,有能力不断汲取各种文明成果的滋养,
文化同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结合起来,既开 在实践中发展自己,做到与时俱进、历久弥新。
辟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又使中华文明再次焕发强 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根据时代发展的
大的生机活力。 需要,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仍具有时代价值的内
涵加以深化、拓展、补充、丰富和发展,作出与时俱
二、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 进的阐释,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
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推动中华优秀 同,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在
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必然 百年奋斗历程中,中国共产党一贯注重用马克思主
要求 义认识论和实践观改造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
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我们在充分肯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和意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高度重视传承
义的同时,也要清楚认识到其作为传统文化的历史 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
局限性。传统文化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不可避 立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切合时代的系统阐
免地受到彼时人们的认识水平、时代条件、社会制度 释,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
的制约和影响,中华传统文化与今天的社会主义市 展的典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面向世界、面向现
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社会伦理、道德规范 代化、面向未来的。要着眼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
等多个方面都存在需要协调适应的地方。这就要求 加强与世界文化的交流,汲取世界各民族文化的长
我们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根本指导思想,用辩证思 处,促进文明交流互鉴,在保持自身的独特性和民族
维来对待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问题,有鉴别地加 性的同时实现自我更新。要着眼于当前人类共同面
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结合当前我国的具体实 临的全球性问题,在促进人类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
际和现实需要去推动其优秀成分的创造性转化、创 中发挥积极作用。
新性发展,充分彰显和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古为
今用、与时俱进的优秀品质和推动中国社会发展进 三、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
步的当代价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讲清楚中华 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筑牢中国特色社
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讲 会主义文化自信的根基
清楚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增
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 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没有高度
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大力弘扬以爱国主 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
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 族的伟大复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激励全党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