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7 - 《实践》党的教育版2020年1期
P. 57
实践·党的教育版 2020·1
正蓝旗 达茂旗
“三抓三促” 打造“老书记工作室”
推动城市基层党建提质增效 为群众排忧解难
达茂旗百灵庙镇积极打造“老书记工作
室”,构建带教平台,让“老书记工作室”成为基
层干部成长的“孵化器”。通过举办专题讲座、
研讨会等形式,帮助解答基层治理中遇到的难
点、重点问题。构建交流平台,让“老书记工作
室”成为党委政府谋划工作的“智囊团”。定期
举办书记论坛,围绕基层治理工作中的疑难杂
症共同“会诊”,开出“药方”。构建服务平台,让
“老书记工作室”成为服务基层、化解矛盾的“先
锋岗”。通过走访及时获取苗头性、倾向性信息
正蓝旗积极开展“三抓三促”工作,推动城市基层 线索,提出解决办法,推动基层党建与基层治理
党建工作提质增效抓社区活动场所规范建设,促城市 融合发展。■
基层党建固本强基。建设党群服务中心,逐步完善内 (达茂旗委组织部供稿)
部功能设施,推动社区阵地提档升级。抓社区联合党
委机制运行,促城市基层党建互联互通。建立联合党
委运行机制,不断加强社区联合党委政治功能,形成以 临河区
社区党组织为核心,居委会为主导,驻区(包联)单位和
各类组织共同参与的多元化治理机制。抓包联单位互 构建多元化乡村治理体系
助共建,促城市基层党建资源共享。社区党组织与包
联单位围绕主题党日、文体活动、结对帮扶、文明创建 临河区积极探索党组织领导下的乡村
等内容签订协议,互助共建。 ■ 治理之路,在实践中取得明显成效。乡镇层
(正蓝旗委组织部 徐晓东) 面:推行“1+3”社会矛盾联调工作法。即
由司法所、派出所、法庭联合接访共同办案,
初步形成了一套党委牵头、部门联动,优势
宁城县 互补、梯次推进的乡村社会矛盾治理机制。
行政村层面:推行“1+3”村治模式。以村
联席会议常态化 干部监督见实效 党组织为领导核心、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会
议为议事机构、村民委员会为管理执行机
宁城县不断完善干部监督联席会议制度,增强了干 构、村务监督委员会为监督机构,形成了村
部监督工作合力。广泛收集信息。按照“分层分类、因 干部与村民代表、村务监督委员会共同参
地制宜”原则,采取全覆盖、拉网式监督信息收集模式, 与、相互监督的治村格局。村民小组层面:
畅通渠道,确保干部监督不留死角。加强沟通协作。定 推行“五人小组”工作法。在村党组织的领
期召开联席会议,严格执行“零报告”、对重大线索或突 导下,把有威望、有文化、有能力、有觉悟的
发事件实行“一事一议”的制度,各成员单位严格遵守 村民推选出来,与村民小组长、党小组长组
联席会议制度纪律要求,各司其职,及时沟通,加强工作 成“五人小组”,民主协商议定重大事项,形
衔接和配合。强化结果运用。将有效信息纳入干部监 成了一种简单、灵活、务实、管用的村民小组
督信息库,干部提拔交流使用必须核查干部监督信息, 自治模式。■
防止带病提拔。■ (巴彦淖尔市临河区委组织部 张根树)
(宁城县委组织部 迟亚军) (责任编辑 / 祁 敏)
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