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4 - 实践06期印刷
P. 74
文化彩虹
这一年,李相恩 29 岁,郭凤荣 28 岁,结 情。
婚不过 3 年;这一年,他们的儿子李心,刚满 在临终的病床前,当她看到土豆、小河
2 周岁。 北、老蔫儿等连队的战士们站在身边,传来一
虽聚少离多,但夫妻情长,仍有书信寄 声声问候,看到儿子穿上笔挺军装、迎面走
“
托:虽然我们这次见面时间较长,但总有些 来,她的眼角流下了欣慰的泪,缓缓抬起右手
恋恋不舍”“相恩,当我听到火车的汽笛声时, 郑重地致以军礼,这是军嫂的牵挂。
如同在猛烈地撞击我的心灵……” 电影《守望相思树》对军嫂喜怒哀乐的
谁知后来竟是一别永别,再无音讯。 精准刻画,对军人和军属生活中遇到的难,细
郭凤荣抱着 2 岁的儿子赶到部队,在丈 腻流畅的情感表达直抵观众内心,让看电影
夫失踪的地方,一直呼唤着丈夫的名字,谁也 的人们几乎全程流着泪。
“
劝不走,昏倒在河边。 有观众说:真的是一种心灵的震撼,让
此后,郭凤荣独自承担起赡养婆婆、养育 我受到一次心灵的洗礼。”
孩子的重任。每年,她都要到哨所,看一看边 导演丁震介绍说,选择忠于真实的故事
防战士,望一望樟子松。 去讲述,观众往往看完以后都很感动,这可能
2010 年,郭凤荣病重,临终之前,她让儿 是和真实有关系。
子李心给部队领导打电话,说想将自己的骨 突出“情”字、反映“真”字,故事表达极
灰撒在哈拉哈河,永远陪着李相恩。 有层次,细节镜头后劲十足,这离不开主创团
这是丈夫牺牲 26 年来,郭凤荣向部队提 队对剧本的反复打磨——从创作伊始到拍摄
出的唯一要求。 完成整整修改了 50 多次。
“
如今的三角山哨所,新兵到岗的第一天, 影片出品人、总制片人温馨说:郭凤荣
指导员就会领着大家去“相思树”旁,给大家 嫂子身上的这种精神,是对家国的一种大爱。
讲讲老连长李相恩和军嫂郭凤荣的故事。 正是因为有对丈夫、对家人、对人民军队的这
种爱,所以她才义无反顾地去奉献和坚守。
二 这些发生在祖国边疆的真实感人故事,我想
我们应该让更多人看到、感受到、理解到。”
樟子松四季常青、巍然挺立,守望着北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宣传部电影处处长兰
疆。 弟说:唯有真实真情最感人,唯有平实朴实
“
影片中,失去丈夫,郭凤荣太想哭,却不 最走心。为时代立传,为人民立言,我们就是
愿嚎啕大哭,在战士们面前,她努力平静地收 要倡导多创作这样有筋骨、有道德、有精神的
拢遗物、和大家一起栽下“相思树”、强忍眼泪 文艺作品。”
扒拉着饭,尽量不流露出一丝脆弱,这是军嫂
的坚强。 三
可在寂静的夜里,她将一封家书撕了写、
写了撕,最后伏案痛哭,泪水汇成一句:我真 樟子松茁壮成长,见证着边防军人的艰
的好想你……在哈拉哈河畔没有人的时候, 辛与奉献。“相思树”的故事,也在祖国大地
等到陪她的战士们走远时,她眼泪决堤,朝着 广为流传,感动和激励着更多的人。
河水一声声呼喊丈夫的名字,这是军嫂的柔 三角山边防连第 19 任连长王禹博与妻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