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0 - 《实践》思想理论版2020年第3期
P. 50

实践探索                                                                                                                                                                                                   思想理论版 2020·03



                 流业齐发力,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全面提升县域经                           的思路,不断深化京蒙扶贫协作和中航集团定点帮扶,                                                               论农牧民就业的法律保障
                 济综合实力,助力脱贫攻坚再现新成效。坚定不移深化                            紧紧围绕现代畜牧业、文化旅游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

                 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牧区深入实施“优羊增牛”“优                          领域,大力承接产业转移,在社会事业、人才交流、技术
                 羊增驼”战略,农区加快推进“减羊增牛”战略落实,不                           支撑、产品营销、劳务协作等方面找准精准帮扶的契合                                                                                         屈  虹

                 断优化畜牧业产业结构,提升畜牧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点,引进和推动实施一批关联度高、吸纳就业能力强的
                 使农牧民在畜牧业高质量发展中受益。大力支持贫困                             产业扶贫项目,争取引进一批脱贫带动能力强、延伸产                                                       法律法规对农牧民就业发挥了重要的保障作用。完善农牧民就业的法律保障,需要完

                 人口能够受益的现代畜牧业、劳动密集型加工业、嘎查村                           业链条的项目,不断把帮扶合作引向深入,全力构建脱                                                  善相关法律制度,促进农牧民转移就业;加快确权登记,规范土地流转,保护农牧民合法权
                 文化旅游业和电商服务业发展,努力让特色产业转化为                            贫攻坚新格局,形成区域协调发展新动能。                                                       益;深化制度建设,加强农牧民社会保障的立法完善。

                 优势产业。鼓励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大力培                                 五是牢牢抓住内生动力这个核心。深入开展好“不
                 育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牧场、种养殖大户等新型                           忘初心、凝魂聚气、固本强基”工程和乌兰牧骑助力脱                                               农牧民就业的法律保障既是对实现农牧民劳动权                           要及时寻求法律途径解决问题。目前,促进农村牧区转
                 经营主体,积极探索完善带贫减贫机制和利益联结机制,                           贫攻坚行动,加大扶贫政策宣传、典型选树推广力度,深                                         的保障,又是对农牧民从事具体劳动活动的保障。一方                             移人口就业的法律法规不断充实、完善,在推进接纳转

                 突出贫困群众覆盖面、参与度和可持续性,让贫困群众真                           化积分制奖励办法,增设公益性岗位,引导贫困群众提                                          面,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大量的农牧民转移到                             移人口就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推动了农牧业剩余劳
                 正融入产业链条。通过盘活嘎查村集体土地、草牧场、林                           高认识、更新观念、自立自强,实现从“要我致富”到“我                                        城镇从事非农产业,这部分农牧民转移就业是就业法律                             动力的有序转移。

                 地、闲置设施等各类资源资产,大力发展合作经营、资产                           要致富”的思想蜕变。广泛开展技能培训,充分发挥“志                                         保障的主要对象;另一方面,随着职业农民概念的引入                                (一)以《就业促进法》为核心,促进转移人口就业
                 租赁、入股分红、代种代养等多种模式,不断发展壮大嘎                           智”双扶基地、扶贫夜校等平台作用,积极培育贫困群                                          并逐渐被人们广泛认可,农牧民从事农牧业生产也属于                                《就业促进法》是保障转移人口就业的核心法律。
                 查村集体经济,激发农牧区发展活力。                                   众自主脱贫的基本能力。同时,大力开展移风易俗活                                           就业。因此,农牧民就业的法律保障包括两个方面:对                             在《就业促进法》的框架下,国家重视非公有制经济的

                     三是牢牢抓住乡村振兴这个关键。按照产业兴旺、                          动,选树一批文明苏木镇、文明嘎查村和星级文明户,教                                         农牧民转移就业的保障和对农牧民从事农牧业生产的                              发展,不断扩大就业机会,增加就业岗位;全面实行促
                 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有                           育和引导贫困群众弘扬传统美德,树立“以辛勤劳动为                                          保障。                                                  进就业的相关财政政策,加大相关资金的投入,不断改

                 步骤、有重点地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着力改善基础设施                            荣、以好逸恶劳为耻”的价值观,补齐贫困群众“技能短                                                                                              善就业环境。《就业促进法》第 31 条规定:“农村劳动
                 条件,实施好“四好农村路”、安全饮水巩固提升工程及                           板”和“精神短板”,引导贫困群众树立主体意识,提高                                               一、农牧民转移就业的法律保障                                 者进城就业享有与城镇劳动者平等的劳动权利,不得对
                 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切实加强人居环境整治,抓                            自我脱贫能力。                                                                                                                农村劳动者进城就业设置歧视性限制。”关于转移人口

                 好以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厕所粪污和村容村貌为重点                                 如期在 2020 年实现全面小康,既是历史赋予的神                                        《宪法》第 42 条明确规定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                         就业培训,《就业促进法》第 50 条明确规定:“地方各级
                 的“三治理一提升”村庄清洁行动和农村牧区“厕所革                            圣使命、必须履行的政治责任、坚决兑现的庄严承诺,也                                         务,指出了国家对公民劳动权提供必要保障,包括为公                             人民政府采取有效措施,组织和引导进城就业的农村劳

                 命”工作,不断改善农牧区基础设施条件和公共服务水                            是发展所需、百姓所盼、民心所向,是一项误不起的政治                                         民创造劳动就业条件、加强劳动保护、改善劳动条件,并                            动者参加技能培训,鼓励各类培训机构为进城就业的农
                 平,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加快形成城乡融合发展新                            任务、慢不得的民生工程、绕不开的头等大事。当前,决                                         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提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和福利                              村劳动者提供技能培训,增强其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

                 格局。坚持把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有机结合起来,推                            战贫困、同步小康的集结号已经吹响,我们将以习近平                                          待遇等,为公民实现劳动权提供了物质基础。《劳动法》                           《就业促进法》将“农村转移人口”划入就业困难群体的
                 进城市精细化管理,持续提升城市的发展能级和建设品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                                           是我国目前保障农牧民转移就业最基本的法律。《劳动                             范围,对其实施就业援助制度,对就业困难的相关人员

                 质,推动城乡区域分工协作、优势互补、特色发展。积极                           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                                          合同法》的颁布实施,对于更好地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优先扶持、重点帮助。
                 推进农村牧区各项制度改革,引导更多要素资源向农村                            述,坚决贯彻上级党委各项决策部署,切实担负起脱贫                                          具有重要意义。将农牧民转移就业的劳动关系在《劳                                 (二)地方就业促进法规,指导当地转移人口就业
                 牧区流动,全面增强农村牧区发展活力,为打赢脱贫攻                            攻坚主体责任,全力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用担当诠释                                          动法》和《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内予以体现无疑是对农                             工作

                 坚战提供坚强保障。                                           初心,以实干践行使命。                                                       牧民转移就业最为切实的保障。要加大力度宣传《劳                                  全国各地就业促进法规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地
                     四是牢牢抓住社会扶贫这个机遇。按照“更加聚                                                  (作者系苏尼特右旗委书记)                              动法》《劳动合同法》,使广大农牧民学法懂法用法,懂                            方《就业促进条例》和《就业促进法》的实施办法。内

                 焦精准脱贫,更加注重成果巩固,更加突出脱贫实效”                                                              责任编辑:张晶                         得运用法律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一旦发生争议纠纷,                             蒙古各项农牧民转移人口就业法规的实施,是促进农
                 48                                                                                                                                                                                                                       49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