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3 - 《实践》思想理论版2020年第3期
P. 23
实践视点 思想理论版 2020·03
完善重大疫情防控机制 落实预防为主方针,完善潜伏期的预 确定应急响应级别,制定精准、科学、合理的防控
警机制 措施。提高重大疫情防控效果,稳定社会情绪,保
有效提升应急管理能力 障经济活动运行。第二,建立和完善多学科专家共
第一,建立和完善重大疫情风险因素识别与评 同参与的应急决策机制。世界卫生组织 2008 年发
估机制。加强对重大疫情风险因素的研究,识别主 布的对全球多个国家卫生应急体系及其反应情况
张 楠 梁慧娟 李欣芳 要的风险因素并进行监测和评估。建立信息共享 评估报告中指出,多部门、多学科构成的专家委员
机制以及研究成果政策转化机制,根据研究证据完 会在制定规划、监督实施、协调应急行动方面具有
善传染病监测系统的功能,提高预警精度和速度。 重要作用。重大疫情暴发期具有时间压力、资源约
第二,建立和完善有效的信息沟通机制。风险沟通 束、不确定性等特点,其防控策略的制定需要临床
重大疫情的防控旨在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 制、健全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提出新要求、 是培养公众理性,降低公众风险恐惧感,提高行动 医学、公共卫生、社会学、心理学、新闻传播、公共政
除其危害,保障公众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正 作出新部署,为进一步推进卫生事业改革、完善管 一致性和社会凝聚力的重要渠道。及时、充分、客 策、经济管理等多学科专家通力合作,提出切实可
常的社会秩序。传染病的传播和流行有其客观规 理体系机制提供了重要遵循。 观地向公众公布疫情风险情况,避免不必要的社会 行的对策建议,才能保证疫情防控工作精准发力、
律,传染源、传播途径及易感人群三个环节缺一不 根据美国危机管理学家斯蒂文·芬克提出的 恐慌和抵触情绪。完善疫情防控相关组织机构间 迅速起效。第三,建立和完善区域间、部门间的联
可,若切断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即可防止传染病的 “社会危机生命周期”理论,重大疫情可分为潜伏期、 的沟通机制,在疫情防控的技术准备和资源管理方 防联控机制。根据重大疫情的特点及需要,确定联
发生和流行。从理论上讲,重大疫情完全是可防可 暴发期、善后期和解决期,其防控机制也相应地可分 面达成共识,解决职责权限的争端,提高风险应对 防联控机制的主导部门,合理确定参与联防联控的
控的。从 2003 年 SARS 疫情和 2019 年底以来在 为:1. 潜伏期的预警机制。识别重大疫情发生的影 的反应速度。建立疫情防控相关组织机构与媒体 地区、部门、人员等,明确有关部门和人员职责分
全球多个国家发生的新冠肺炎疫情来看,重大疫情 响因素,监测和评估重大疫情发生的风险并发出预 的沟通机制,借助媒体的力量进行信息发布、情绪 工,建立沟通协作机制,防止政出多门、职责不清、
发生和发展,虽有人类对新发传染病认识不足等客 警。2. 暴发期的响应机制。重大疫情发生时做出迅 疏导、安抚恐慌、消除不良影响。第三,建立和完善 推诿扯皮等现象。
观原因,但更主要是由管理体系和管理机制不完善 速反应,及时、有效地采取应对措施,控制、阻止疫情 重大疫情防控咨询机制。建立畅通的信息沟通渠
导致的。 的进一步演化和发展。3. 善后期的补救机制。疫情 道,充分发挥各领域专家人才在公共危机风险管理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完善善后期的补
危机就是转机,重大疫情是考验更是机遇。与 后的恢复重建、救助补偿、心理抚慰、调查反思、追责 过程中的决策咨询作用。第四,建立和完善大数据 救机制
2003 年 SARS 疫情所处的时期相比,当前我国的卫 问责。4. 解决期的检验机制。反思、总结和检验重 以及现代科技手段的开发使用机制。如利用手机
生事业改革与发展都取得了显著的进步。2009 年 大疫情防控的经验,将有效的措施制度化,优化重大 的位置信息监测传染源的空间分布、人群流动信息 第一,建立和完善重大疫情风险治理的追责问
启动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带来包括公共卫生服务 疫情防控体系。本次新冠肺炎疫情为重大疫情防控 等,提高疫情预警的精准度。 责机制。追究风险原因、惩处肇事者是社会大众在
体系在内的整个卫生体系的深刻变革;党的十八大 和应急管理体系提供了实践检验的机会,留下了宝 风险发生时的情感诉求。更重要的是,通过追责问
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健康中国”上 贵的经验教训。抗疫重要,但疫情过后的反思与变 提高指挥协调效率,完善暴发期的响 责能够发现制度漏洞并进行完善。第二,建立和完
升为国家战略;2016 年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习 革更加重要。为此,我们应该紧紧抓住新冠肺炎疫 应机制 善重大疫情发生后的补偿机制。明确补偿主体、补
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新时期我国卫生与健康工作方 情这个契机,深入探讨如何建立重大疫情潜伏期、暴 偿范围、补偿渠道,对疫情期间遭受损失的组织、机
针:以基层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预防为主, 发期、善后期和解决期的相应防控机制,扎实解决重 第一,建立和完善中央与地方互动的决策机 构和个人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偿和救助。通过政府、
中西医并重,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人民共建共享。 大疫情防控机制存在的问题,以更加完善的重大疫 制。在中央政府统一领导的前提下,可以适当向地 市场、社会等多元化补偿机制,最大限度降低危机
特别是在今年 2 月 14 日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 情防控体制机制、更加健全的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 方政府下放决策权。各地可根据国家对重大疫情 带来的损失,提高整个社会抵御风险的能力,保障
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针对疫情暴 系、更加强大的疫情防控和应急管理能力,从容面对 防控的要求,结合本地区特点,组织相应专家团队 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保持社会稳定有序。第三,
露出来的短板和不足,就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 和有效防控各级各类疫情的冲击。 对疫情进行全面、科学评估,根据本地区疫情状况 建立和完善重大疫情恢复重建机制。主要包括工
20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