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5 - 《实践》理论版2020年1期
P. 55
实践探索 文化彩虹
物全部纳入网格化管理中,并根据村庄布局和农户数量 智慧化创建平安杭后 把民族文化资源优势
按照 10 户至 15 户不等标准划分成几个责任网格,明确 星级化树立身边榜样
转化为经济发展新优势
各网格具体责任人。按照村民推荐、村“两委”议定的
程序选准配强网格长和网格员。村社网格管理实行“定 杭锦后旗加快推进立体化信息化社会治安防控体
格、定员、定责、定岗”的四定原则,保证了村庄里大事 系建设,积极探索“人力 + 科技”“传统 + 现代”的风险
小事有人管、有人抓、有人做、有人督。通过治安联防、 预警模式,全面实施了以公共视频监控联网入户为主 曹永萍
卫生联包、文化共建、困难互帮、和谐相处,降低了社会 要内容的“雪亮”工程,镇、村、农户三级联网联控视频
治理成本,有效提升了社会治理水平。 监控网络覆盖率达到 95% 以上。结合“村村响”广播
和网格化终端机等社会化治理手段,全旗农村社会人防
订单化稳定群众收入 技防物防覆盖率达 100%,实现农村社会基础防范和源
契约化培育村庄新风 头管控水平大幅提升。二道桥镇、太阳庙农场等建立了 文化资源对于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深度 民族特色的文化旅游产品,文化产业效益不断提升。
全村微信群,每户入群 1 人,明确专人管理,弘扬社会正 挖掘内蒙古民族文化资源内涵,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是 “十二五”以来,全区文化产业增加值占 GDP 的比重、固
杭锦后旗立足旗域经济发展实际,积极培育和推 气。设立微课堂,开好微讲堂,做好微教育、微服务、微 提升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是推动新旧动能转换、促 定资产投资、从业人员等各项指标快速提高,文化产业
广有市场、有品牌、有效益的特色产品。多渠道拓宽农 管理、微监督,以智能化手段助推乡村治理。充分利用 进经济转型升级的战略选择,对于贯彻落实生态优先、 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明显增强,在提升民族文化认知
产品营销渠道,主动联系批发市场、大型超市等市场主 为期 3 年的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全面开展线索大排查和 绿色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度和影响力方面取得了巨大成效。
体与部分村建立长期稳定的产销关系,确保村民获得稳 基层党组织大整顿,广泛发动群众检举、揭发黑恶犯罪 但也应该看到,内蒙古自治区文化产业整体竞争
定收益。三道桥镇和平村为保障群众持续稳定增收,在 活动,多渠道、深层次排查收集涉黑涉恶犯罪线索。 民族文化博大精深,发展民族文化产业 力弱,文化挖掘开发不够,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与人民
“一红一白”上做大了文章:红的是日渐兴隆的西甜瓜 推进社会治理工作,必须要建立健全必要的激励 独具优势 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还不相匹配;同时,自治区缺
产业,白的是奶牛产业,组织成立水果合作社和奶牛合 机制。杭锦后旗通过实行星级评比活动,唱响主旋律, 乏擅长利用“互联网 +”思维创造性转化传统文化产品
作社。产业兴,民才富。合作社采取“入股分红 + 订单 育成新风尚,用身边人身边事示范带动全体群众,更好 内蒙古自治区是以蒙古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聚集地 的人才,特别是缺乏既熟悉民族文化又掌握现代信息技
保质保量收购 + 村民进企就业”举措,确保全体村民稳 激发全体村民参与社会治理的内生动力。 区,民族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民族特色文化具 术的复合型创新人才、经营管理人才和金融运作人才,
定增收 3.6 万元以上。 通过“一村八化”农村社会的探索与实践,杭锦后 有全国乃至全球的影响力。一是历史文化悠久而多样。 民族文化资源优势难以充分向资产、资本转化,形成规
针对农村社会中出现的诚信缺失和违背公序良俗 旗树立起了广大群众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的 内蒙古大草原自古以来就是我国北方游牧民族活动的 模化产业优势。这迫切需要我们以民族文化资源为基
等问题,杭锦后旗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在广泛听取各方 主人翁精神,解决了农村社会“脏乱差”“等靠要”的老 大舞台,积淀了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遗产资源,形成了 础,继续做大文化产业,精心打造民族文化品牌,把民族
意见和群众建议后,指导各村建立起真正意义上的村规 大难问题,改变了基层党组织弱化、虚化的问题,发挥了 与黄河文化、长江文化交相辉映的草原文化。二是民俗 文化资源变成“真金白银”,成为拉动经济增长和群众
民约。为确保村规民约务实管用,采取签订“一约三书” 农村基层党组织在基层社会治理和推动乡村振兴中的 文化独特而丰厚。丰富的民间音乐、舞蹈、曲艺、绘画、 致富的引擎。
(村规民约,镇村农户三方责任契约书、社会负面清单承 “领头雁”“主心骨”作用,形成了自下而上、上下联动、 雕刻、工艺、体育、饮食、服饰文化和极具民族特色的习
诺书、子女赡养义务协议书)的形式开展专项治理,促 党群互动的工作格局。推动重心下移、力量下沉抓基层 俗,使内蒙古成为独具特色的民族民俗文化承载地,发 多层次开发利用民族文化资源,厚植发
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将不履行赡养义务、严重违反公 打基础,乡村治理体系不断完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得 展民族文化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展新优势
序良俗的行为人列入失信人员名单,并按照有关规定取 到充分保障,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农村社会保持和 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发挥民族文化资源优势,
消或停止其享受普惠性政策待遇。对村民失信行为持 谐稳定,乡村治理与农村经济社会协同发展水平有了提 加大继承、保护和弘扬优秀民族文化力度,丰富民族文 进入新时代,内蒙古自治区要大力继承和弘扬优
续教育引导,大力培育村民的民主法治大局观念、权利 升,广大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加强。 化的内涵、内容和形式,拓展了传播方式和途径,打造 秀民族文化,促进民族文化资源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
义务责任意识、诚信规矩契约精神。 责任编辑:张晶 了一批文化旅游景区、精品演艺项目,开发了一批具有 发展,提升文化服务水平,丰富文化产品内容,满足全区
52 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