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8 - 实践理论版12期.indd
P. 48

理论建设 /    内蒙古新型智库                                                                                                                                                                           内蒙古新型智库 / 理论建设


             纷纷出台数字经济规划或战略,并给予资金支持,将数
                                                                 特色产业基地。                                                          同时培育农牧业数字化新业态,推动“互联网 +”现代农                         人才和高级管理人才,以院士工作站、重点实验室、工程实
             字经济发展作为未来经济发展的重点方向。从数字经
                                                                     数字政府建设稳步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和网络化                                       牧业,实现资源全域化整合、全链条增值。工业数字化方                          验室、高新技术园区等为依托,集群式引入人才团队。完
             济总量来看,2018 年长三角地区数字经济规模最大,达
                                                                 水平显著提升,网上政务服务能力明显增强。自治区政                                         面,推进智能制造,加快大数据、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在制                          善人才激励机制,支持数字经济相关企业采用期权、股权
             到 8.63 万亿元,珠三角和京津冀地区数字经济规模分别
                                                                 务云中心初步建成,政务数据资源体系不断完善,初步                                         造业中的深度集成应用,提升工业装备的数控化率和智                           激励等方式吸引高级管理人才和技术骨干。
             达到 4.31 万亿元和 3.46 万亿元,东北老工业基地和西
                                                                 实现“网络通”“数据通”。“互联网 + 政务服务”水平大                                     能化水平,推进生产全过程智能化。构建跨行业跨领域、                              提升数字基础设施支撑能力。一是完善网络基础设
             北地区数字经济发展相对较慢,分别为 1.60 万亿元和
                                                                 幅提升,工商登记实现全程电子化,全区发放无介质电                                         具备海量数据服务的工业互联网平台,为企业制造资源                           施。扩容升级骨干网和本地城域传输网络,提升网络传
             1.26 万亿元,数字经济规模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具有较
                                                                 子营业执照,市场主体信息实现全国共享应用。宏观经                                         泛在连接、弹性供给、高效配置提供服务。同时积极培育                          输承载能力和网间互通能力。扩大光纤网络和 4G 网络
             强的相关性。从数字经济增速来看,2018 年长三角和珠
                                                                 济决策分析系统初步建成,环保在线监测等一批业务应                                         工业数字化新模式新业态,依托包头国家级制造业协同                           覆盖范围和深度,缩小城乡牧区数字鸿沟。同时部署下
             三角地区数字经济新模式、新业态创新活跃,数字经济
                                                                 用系统成为全国试点示范,纪检监察、党建、司法等大数                                        创新平台探索网络协同制造新模式,推动纺织服装、家                           一代互联网基础设施,推进 5G 网络建设与商用,逐步提
             增长最快,增速分别达到 18.3% 和 17.6%,西北地区数字
                                                                 据应用稳步推进。                                                         电、家居等行业发展大规模个性化定制新模式,推动钢                           升移动宽带网络速率。推进物联网设施部署,建设多场
             经济增速超过京津冀地区的 14.2% 和东北老工业基地
                                                                     智慧社会建设成效显著。社保数字化、健康医疗数                                       铁、稀土、化工、装备等行业开展服务型制造新模式。服                          景、立体覆盖的移动物联网,为“万物互联”提供基础支
             的 11.3%,增速达到 16.7%,发展数字经济已成为西北地
                                                                 字化、教育数字化等加快推进,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工                                         务业数字化方面,推进数字技术与商贸、物流、金融、研发                         撑。二是建设应用基础设施。充分利用现有大型数据中
             区实现经济振兴的重要选择。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区
                                                                 程取得进展,规范化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达到 82.6%,居                                     设计等领域融合,促进生产性服务业高端化、专业化。推                          心资源,整合改造规模小、效率低、能耗高的分散数据中
             域之间发展的不平衡情况可能加剧,也有可能出现新的
                                                                 民健康档案数据库、电子病历数据库、全员人口信息数                                         进数字技术与生活性服务业融合,发展草原智慧旅游、                           心,形成以和林格尔新区为中心、东中西合理布局的绿
             赶超者。一方面,由于数字信息技术的强弱有别,珠三角、
                                                                 据库进一步完善;教育“三通两平台”建设基本完成,“同                                       数字家庭服务等产业,促进生活性服务业便利化、精细                           色数据中心体系。推动数据中心转型升级,向云数据中
             长三角、京津冀等地区仍将延续数字信息技术发展的优
                                                                 频互动课堂”建设与应用部署实施,民族教育信息化扎                                         化、品质化。                                             心方向发展,形成在云计算基础设施服务领域的领先优
             势;另一方面,由于数字经济发展依附于实体经济发展
                                                                 实推进。社会信用信息平台基本建成,公共安全、生产安                                            构建数字经济创新体系。一是加强数字技术产品研                         势。三是布局试验基础设施。发挥我区幅员辽阔、地广
             的本质,各地区经济结构的差异可能形成各区域数字经
                                                                 全等领域应用不断深化。国家智慧城市、信息惠民试点                                         发。以应用为导向,围绕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加强基础                          人稀优势,聚焦智能网联汽车、无人驾驶、无人机等重点
             济发力方向和路径的差异,也可能形成更具特色的区域
                                                                 和数字乡村建设扎实推进。                                                     技术研究,突出应用技术和产品研发。发挥企业创新主                           领域,大力建设试验场地基础设施,为全国相关研究机
             经济发展格局。                                                                                                              体作用,整合产学研用资源,加强与国内外科研机构和                           构和企业提供性能试验、可靠性试验以及试验场地数据
                                                                     三、着力推动内蒙古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二、内蒙古数字经济发展成效显著                                                                                                 企业的合作,联合开展技术攻关,推进大数据、云计算、人                         采集、存储和分析等服务。
                                                                     当前,数字内蒙古建设虽呈现出快速发展态势,但                                       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的融合创新和产品研发。二是建                               完善数据资源体系。一是加快数据资源采集整合。
                “十三五”以来,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信息化
                                                                 也面临一些较为突出的问题。比如我区数字经济基础依                                         设创新服务载体。围绕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领域,                         拓展数据资源采集渠道,培育专门化数据采集服务企
             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优化发展环境,数字经济
                                                                 然较为薄弱,数字技术和人才支撑明显不足,数字基础                                         引进国家科研机构和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设立分支                           业,实现政务、企业、社会数据有序采集。建立数据采集、
             规模持续扩大,数字技术创新能力逐步提升,数字基础
                                                                 设施建设有待强化,数据资源共享开放水平亟待提升。                                         机构。同时加快培育一批国家级、自治区级重点实验室、                          共享、校核机制,构建物理分散、逻辑集中、资源共享、政
             设施不断完善,数字政府建设稳步推进,智慧社会建设
                                                                 我区必须抢抓数字经济发展战略机遇,在推进数字经济                                         工程实验室和科技创新中心,构筑京津冀蒙区域协同创                           企互联、安全可靠的大数据体系,为开展各领域大数据
             成效显著,为全面开展数字内蒙古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
                                                                 发展过程中将本地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经济体量作为                                         新高地。通过市场主导与政府引导相结合的方式,培育                           应用提供有力数据保障。二是健全数据资源标准体系。
             础。
                                                                 出发点设计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本土化路径,进而培                                         引入企业、高等院校、研究机构、社会组织等创新主体集                          完善自治区政务、行业、企业、互联网等数据采集、共享、
                 数字经济规模持续扩大。电子信息产业稳步发展,
                                                                 育新产业、新动能、新增长极,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群,建设一批科技企业孵化器和众创空间。同时,积极建                          开放等全生命周期各环节标准。针对煤炭、电力、乳业、
             大数据产业独具特色,和林格尔新区大数据产业核心区
                                                                     做大做强数字经济。一是加快推动数字产业化。发                                       设数字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开放平台数据、计算能力、开                          稀土、药材、草业等行业数据特点制定行业数据标准,提
             等一批重点园区相继投建,阿里巴巴、华为、腾讯、百度、
                                                                 展数据存储、数据加工处理、数据流通交易等云计算大                                         发环境等基础资源,降低创新创业成本。                                 升数据资源规范化水平。三是建立健全公共数据开放制
             浪潮、苹果、京东等一大批国内外知名企业相继落户。同
                                                                 数据产业,依托数据中心基地和产业基础较好的园区或                                             加强数字化人才培养与引进。一是加快本地数字化                         度。建立公共数据开放清单,明确公共数据开放范围、边
             时,引进了互联网医疗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语言资源
                                                                 集聚区,建设一批大数据产业园区,培育大数据产业集                                         人才培养。鼓励自治区高校设立数字经济、大数据、人工                          界和使用方式,向社会公开公共数据的开放清单和开放
             蒙古文大数据研究基地,建设了自治区草原畜牧业溯源
                                                                 群,形成大中小企业相互支撑、协同合作的大数据产业                                         智能、网络安全等专业。构建“高校—科研机构—企业”                          计划。四是建立数据资源流通交易制度。制定自治区数
             大数据工程实验室、大数据分析技术工程实验室等一批
                                                                 生态体系。加快培育发展电子信息制造业、软件与信息                                         联动的人才需求对接和定向培养机制,面向数字经济发                           据资源确权、定价、流通、交易相关制度,完善地方数据产
             创新载体,建立了环保、气象、信息安全、健康医疗等行
                                                                 服务产业、新兴数字技术产业等电子信息产业。二是深                                         展需求,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采取集中授课、在                         权保护制度,建立流通交易标准规范体系,确保流通交
             业领域的院士工作站,建成了和林格尔云计算大数据创
                                                                 入推进产业数字化。农业数字化方面,加快发展特色数                                         线学习等方式,提升领导干部和全社会的数字素养。二是                          易数据的质量和安全。
             客中心、赤峰市众人合创孵化基地等一批科技企业孵化
                                                                 字农牧业,推动数字化技术在农牧业生产经营管理中的                                         引进高层次人才团队。围绕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                                      (作者单位:内蒙古党校;内蒙古社科联)
             器,和林格尔新区大数据特色产业基地被列为国家火炬
                                                                 应用,实现实时监控、精准管理、远程控制和智能决策。                                        重点领域,引进一批数字经济领域学科带头人、技术领军                                                          责任编辑:李贵文

            46  实践·思想理论版                                                                                                                                                                                                 2019 年第 12 期  47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