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9 - 《实践》党的教育版2018年11期
P. 49

脱贫攻坚 / 实践探索


                聚焦“三项安置”,解决好住房安全问题                             就业奖补机制,深入推进户企、村企合作,实现有劳力的
                                                               人人有产业、无劳力的人人有分红。
                紧紧围绕“哪有产业往哪搬、哪能就业往哪移、哪能
                                                                   金融带动促增收。2017 年以来,全旗共发放“政
            发展往哪迁”的思路,统筹易地移民、危房改造、小村整
                                                               银企”贷款 8600 万元,发放分红 878 万元,受益建档立
            合三种安置方式,集中向中心镇、产业园区、条件较好的
                                                               卡贫困户 4637 户。同时,积极推进“菜单式”贷款扶贫,
            中心村、互助幸福院搬迁转移。
                                                               共发放扶贫小额贷款 1505 万元,受益农牧户 290 户,
                对“能走”的进行集中安置。通过易地搬迁鼓励引
                                                               其中建档立卡并在媒体上进行公示的贫困户有 69 户。
            导向城镇和园区转移集中,把贫困群众从土地上转移出
            来变为产业工人。目前,全旗易地移民撤并小村 171 个,                            聚焦“三条底线” ,解决好刚性支出问题
            新建安置点 79 个,安置建档立卡贫困户 2807 户、932 人
                                                                   始终坚持直面教育、医疗、基本生活保障的刚性支
            实现稳定就业。
                                                               出,全力兜住贫困人口三条返贫底线,让贫困人口吃饭、
                对“想留”的进行插花安置。通过小村整合鼓励引
                                                               穿衣、读书、看病样样有保障。
            导向“近水、靠路、有产业”的中心镇、中心村转移集中,
                                                                   完善教育帮扶机制。在落实国家各项教育资助政
            并通过“就地打工”“代种代养”等模式实现稳定增收。
                                                               策的基础上,建立以义务教育为主的全程资助制度。开
            目前,全旗已在进行“美丽乡村”建设的村庄,插花安置
                                                               展教师与学生“一对一”情感帮扶和心理咨询服务,选派
            5518 户。
                                                               100 名城镇名师与 100 名乡村教师建立“一对一”结对
                对“不愿自筹”的进行修缮安置。通过鼓励引导向
                                                               交流机制。对考入大专以上的非贫困户家庭子女进行摸
            互助幸福院转移和原址维修加固的方式解决住房安全
                                                               底统计,并根据贫困情况及时进行资助,确保不因贫辍
            问题。目前,全旗新建互助幸福院 34 处、3739 户,原址
                                                               学、不因学致贫。全旗累计资助学生 2432 人次,发放补
            修缮加固 409 户。
                                                               助资金 799 万元。
                聚焦“三带效应” ,解决好稳定增收问题                                健全健康扶贫体系。全旗组成健康服务团队 78 支,
                                                               与 8666 户贫困户实行 100% 签约服务。建立医保、民
                坚持把群众增收作为脱贫攻坚的治本之策,积极拓
                                                               政等部门联动的医疗报销“一站式”服务平台,旗财政拿
            宽贫困人口三项增收渠道,让贫困户由被动“输血”变主
                                                               出 700 万元作为“一站式”报销周转资金,用于贫困户
            动“造血”,从根本上摆脱贫困。
                                                               转外就医住院押金、旗内窗口报销的日报日结,部门按
                产业带动促增收。发挥政府投入的主体主导作用,
                                                               月统一结算,财政年初拨付、年末回账。推行包户干部代
            积极培育通汇钾肥、欣源石墨烯、创新农副等 14 家龙头
                                                               办医疗报销手续制度,从慢病用药到大病报销,从档案
            企业、合作社做大做强,通过入股分红、资产收益、订单包
                                                               归档到单据解读全程负责,3331 名贫困患者进入健康扶
            销等方式带动 4608 户贫困户增收。出台“菜单式”产
                                                               贫诊疗渠道。
            业奖补政策,鼓励发展马铃薯、生猪等主导产业,户均上
                                                                   提升社会保障水平。按照“保基本、兜底线、促公平、
            限补贴 5000 元,带动 3771 户贫困户增收。按照“产业
                                                               可持续”要求,针对“鳏、寡、孤、独、残”贫困人口,在落实
            发展一批、项目覆盖一批、政府兜底一批”的思路,全面                          农村低保、现金直补等扶持政策的基础上,通过“一提标、
            启动嘎查村集体经济项目,确保年内所有村集体经济收                           一扩面”解决其基本生活保障问题。“一提标”就是低保
            入突破 3 万元。                                          标准由 3678 元提高至 4006 元。“一扩面”就是将建档立
                就业带动促增收。根据园区企业用工需求和贫困人                         卡贫困户中 60 周岁以上和四级残疾以上符合低保条件
            口意愿,先后举办培训班 4 期,培训贫困人口 1585 人次,                    的 314 人全部纳入到低保范围,将现金直补对象(贫困户)
            转移成为产业工人 613 人。新增村庄公共设施管护员、                        中符合低保条件的 523 人全部转入低保范围。
            平安网络员、扶贫信息员等公益岗位 1001 个,目前全旗                                    (作者系乌兰察布市察右后旗旗委书记)
            扶贫公益岗位达到 3689 个。建立 4 个扶贫车间和劳务                                                      责任编辑:田旭东



                                                                                                   2018 年第 11 期  47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