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8 - 《实践》思想理论版2018年2期
P. 58

文化彩虹 /    文化长廊


                                白月之节:蒙古族的“春节”



                                                          巴  斯


                  节 又 称“白 月”
            白    “查干萨日”,是                                                                历法,在农历正月过“查
                                                                                         干萨日”。从此,蒙古族
            蒙古族的“春节”。白                                                                  “白节”在草原流传至今。
            节是蒙古族一年之中最                                                                   据民俗专家介绍,在农历
            大的节日,传说与奶食                                                                   正月初一与汉族一起欢
            的洁白有关,含有祝福                                                                   度春节的有满族、蒙古
            吉祥如意的意思。蒙古                                                                   族、朝鲜族、达斡尔族、鄂
            人的年夜饭桌上,一定                                                                   温克族、回族、东乡族、壮
            要摆放奶皮、奶豆腐等                                                                   族、赫哲族、白族、畲族等
            白色乳制品。古代蒙古                                                                   少数民族。
            人把农历春节叫希恩吉                                                                      《马可·波罗游记》
            尔,即新年。由于生产                                                                   记载:“蒙古人认为白色
            生活和环境条件的不同,蒙古族的“春节”草原游牧文                           服装是吉祥的象征,他们在过春节时有每个人穿白色衣
            化特色十分浓厚。                                           服的习俗。”白色在蒙古人心中具有新、纯洁和吉祥的
                我国内蒙古和青海、新疆等地蒙古族的节日时间                          象征意义。虽然现在我们在内蒙古草原看不到春节里
            与汉族春节时间相同。比特翁(除夕)那天,家家都                            穿白衣的人,但是在春节穿戴最新、最漂亮的服饰的风
            吃手把肉,也要包饺子、烙饼。初一的早晨,晚辈要向                           俗依然存在。
            长辈拜祭,敬奶茶、敬酒。而蒙古国白节日期与藏历                                据我区民俗专家介绍,内蒙古大部分地区是腊月
            新年相同,蒙古国有自己的历法,也就是过蒙古历(与                           二十三那一天祭火,少数地方则在腊月二十四祭火。据
            藏历相同)新年。习俗大多与中国蒙古族过年习俗                             说在古代,有一次一些部落因为长途迁徙,推迟一天到

            相同。                                                达目的地而延误了祭火日子,便形成了腊月二十四祭火
                在遥远的古代,蒙古族称年初的第一个月份为“豪                         的习惯。
            比萨日”,其意为“份额之月”。据内蒙古社会科学院专                              除夕夜准备各种食物是很重要的内容。按照传统,
            家介绍,这一名称与古代蒙古人的游猎生活有关系,以                           一般家庭都要准备这些食物:赫云包布、乌赤(水煮全
            部落为单位进行捕猎的猎人集体,在每年猎获物最丰                            羊)、包子、饺子、肉饼,喝的要准备马奶、白酒等。赫云包
            富、野生动物皮毛最好的月份里举行庆祝活动并给猎户                           布是用面粉和着黄油、牛奶油炸而成,味道浓郁香甜,是
            们分发“豪比”,即猎获物份额,因此称这一月份为“豪比                         每家每户必备的过年食品。
            萨日”。鄂尔多斯至今沿用这一古老的名称。后来,蒙古                              迎新年当然少不了美酒,喝酒必有祝词,蒙古人新年
            人由游猎转为游牧生活方式,对畜牧业生产来说,其主                           祝词很长。唱歌也是少不了的,无论男女老幼无一拘谨,
            要的收获季节不是冬季而是秋季。因此,当时蒙古人的                           想唱什么都行,但唱的最多的还是民歌。歌声悠扬动听,
            新年从 9 月开始,这个时候是白食最为丰富的季节,因                         往往是一个人起头,然后所有的人一起合唱。唱完了一首,
            而称之为“白月”,人和牲畜也在这个时候增岁,这是公                          再换一首。大草原上,蒙古人一家老小围坐在火炉旁,一
            元 13 世纪以前的情况。                                      边歌舞一边吃吃喝喝,充满着团圆欢聚的喜庆气氛。
                元朝忽必烈时代,改蒙古历法,接受中原汉族传统                                                         责任编辑:张  晶


           56  实践·思想理论版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