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4 - 实践09期 印刷版 PDF
P. 64
践行
全盟累计申请传统工艺振兴计划
资金 548 万元,有效推动了传统手
工艺传承发展。蒙古族象棋工坊、
灯笼传统工艺编织、玛瑙雕刻、莜
麦秸秆画等非遗项目在助力乡村
振兴、推动家乡经济发展中发挥了
积极作用。
察干伊德(传统奶食品制作技
艺)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锡
林郭勒盟正蓝旗是“中国察干伊德
文化之乡”和“中国察干伊德文化传
承基地”。如果在“千里草原”与历
史对话,那一定要与察干伊德进行
对话,因为这注定是一场味蕾与醇
香的甜蜜邂逅。
锡林郭勒盟镶黄旗马文化博物馆 和平/摄
在“感悟中华文化·畅游祖国
2019 年苏尼特左旗在中央民族大 遗产扩展项目,潮尔道同时包含两 北疆”内蒙古自治区第 32 届旅游那
学举办的“非遗进校园”活动,2021 项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多年来 达慕系列活动——第三届锡林郭勒
年苏尼特左旗、苏尼特右旗、镶黄旗 在锡林郭勒盟得到了很好的保护、 奶酪美食品鉴汇暨锡林浩特奶酪文
在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举办的 传承和发展,全盟现有盟级以上传 化节的活动现场,各式各样的奶制
“非遗进校园”活动。非物质文化遗 承人 12 人,旗县市(区)级传承人 5 品制作精美、琳琅满目,让人味蕾大
产影响力不断扩大的同时,锡林郭 人。在锡林郭勒“千里草原”的蒙 开,历经岁月凝练的传统奶制品,向
勒的美誉度也得到不断提升。 古包里,锡林浩特市几位非遗传承 众人演绎的不仅仅是“老品牌·新
目前,锡林郭勒盟已建立国家、 人共同唱响悠扬的潮尔道,自治区 味道”,也展示着它的过去、现在和
自治区、盟、旗县市(区)四级非遗 级非遗传承人孙翠清托起大幅剪纸 美好未来。
名录体系,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作品《华夏同源》,现场的游客不约 让草原传统奶食品历久弥香,
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项目 1 而同争相拍照,并为艺术家的精湛 让“锡林郭勒奶酪”这一国家农产
项、国家级项目 14 项、自治区级项 技艺发出由衷的赞叹。 品地理标志产品真正成为农牧民增
目 125 项、盟级项目 246 项、旗县市 激发非遗活力,创造美好生 收致富的朝阳产业。以锡林郭勒盟
(区)级项目 463 项。拥有国家级传 活。近年来,锡林郭勒盟各旗县市 正蓝旗为例,总人口 6.9 万人中从事
承人 9 名,自治区级传承人 142 名, 把文化生态保护区规划纳入本地 察干伊德制作的约 1.4 万人,几十种
盟级传承人 327 名,旗县市(区)级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有 奶食品销往国内多个城市以及蒙古
传承人 821 名。建设非遗展馆 8 个、 效提升了文化生态保护区成果,现 国、日本和部分东欧国家,近几年年
非遗传承基地(所)43 处(其中国家 有自治区级东乌珠穆沁旗游牧文 均销售额超过 6000 万元,让从事奶
级2 处、自治区级2 处、盟级12 处、 化生态保护区和阿巴嘎旗潮尔道 食品制作的农牧民群众真正从中获
旗县市(区)级 27 处)。 文化生态保护区,正积极申报镶黄 得了实利。
作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 旗阿斯尔音乐文化生态保护区。 作者单位 :锡林郭勒日报社
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