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8 - 实践09期 印刷版 PDF
P. 18
本刊特稿
制造业大国,要发展实体经济,能源 能源供应主体的国情,统筹转型、降 蒙古的稀土资源无论是储量还是质
的饭碗必须端在自己手里。内蒙古 碳与保供,坚持先立后破,不搞简单 量都是世界级的,要积极推进稀土
煤炭储量和产量均占全国的 1/4,风 “去煤化”,大力推进煤炭清洁高效 资源保护性开发、高质化利用,强力
能、太阳能技术可开发量分别占全国 利用,全力打造煤基全产业链条,加 推动“稀土 +”协同创新,做精做优
的 1/2、1/5 以上。近年来,内蒙古坚 快现役煤电机组节能升级和灵活性 做强稀土产业,打造全国最大的稀
持煤电油气风光并举,大力发展现代 改造,到 2025 年努力将煤炭有效产 土新材料基地和全国领先的稀土应
能源经济,煤炭产能达到 12.2 亿吨, 能稳定在 13 亿吨左右。 用基地,力争到 2025 年全区稀土就
电力总装机达到 1.56 亿千瓦,外送 在实现“双碳”目标的背景下, 地加工转化率达到 80% 以上。
电能力达到 7000 万千瓦,外送煤炭、 内蒙古新能源发展迎来前所未有的
外送电量均居全国首位;新能源装 战略机遇。内蒙古提出“大干快上” 四、加快建设国家重要农畜
机达到 5600 万千瓦、占电力装机比 推进新能源建设,“大干”就是要有 产品生产基地,为端稳中国“粮食
重超过 1/3,新能源发电量达到 1191 雄心壮志,在新能源发展规划上有 饭碗”作出更大贡献
亿千瓦时、居全国首位。无论是在保 大手笔,在大型风光基地建设上有
障国家能源安全、产业链供应链安全 大动作,在拓展新能源场景应用上 内蒙古土地肥沃、草原广袤、气
“
上,还是在优化国家能源战略布局、 有大视野;快上”就是以只争朝夕 候条件良好,农牧业特色鲜明,是全
促进全国实现“双碳”战略目标上, 的紧迫感,落实好具体项目,不等不 国 5 个耕地保有量过亿亩的省区之
内蒙古都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 拖,快批快建,尽快形成产能。大力 一,是国际公认的优质畜牧区、黄金
面向未来,内蒙古将一手抓煤 实施新能源倍增行动,全力抓好源 奶源带。近年来,内蒙古加快推进
炭绿色低碳转型,一手抓新能源发 网荷储、风光火储、风光氢储一体化 农牧业现代化,在全力抓好稳产保
展壮大,继续扩大煤炭和新能源总 综合应用,力争到“十四五”末新能 供的基础上,推动农牧业发展向优
量优势、组合优势,着力推动内蒙古 源装机达到 1.35 亿千瓦以上,率先 质高效转型,全区粮食产量连续 4
由化石能源大区向清洁能源大区转 在全国建成以新能源为主体的能源 年突破 700 亿斤,每年有一半以上
变,努力为国家提供更为稳定、更加 供给体系、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 的粮食调往区外、供应全国;草食牲
安全、更加绿色的能源供给。立足 新型电力系统。 畜存栏突破 7000 万头(只),羊肉、
煤电在相当长时间内仍将是我国 稀土是国家重要战略资源。内 牛肉、牛奶、羊绒产量分别占全国的
1/5、1/10、1/5、1/2,已成为国家重要
的“粮仓”、“肉库”、“奶罐”、“绒都”。
内蒙古生态农牧业基础好、潜力大,
建设好农畜产品生产基地是服务和
融入新发展格局的关键支撑。
当前,针对农牧业资源开发利
用不充分等问题,内蒙古正在下大
气力挖潜力、提效益,尽快在扩大数
量、提高质量、增加产量上取得新突
破、见到新成效。扩大数量,就是把
撂荒地、盐碱地、沙地等丰富的耕地
口岸是国家对外开放的门户、经贸往来的桥梁、国家安全的重要屏障。今年以来,内蒙古满洲 草地后备资源改造好,进一步扩大
里铁路口岸不断提升运输能力,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促进外贸进出口稳中有升。图为 2022 年 6
月 21 日,在满洲里铁路口岸,进出境中欧班列整装待发。 王正 / 摄 农牧业生产面积。提高质量,就是
16